9月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餐饮服务连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孙会川在会上表示,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品牌化、规模化不断增强。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2020年的15%提升到2024年的23%。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还将针对食品销售连锁、网络食品交易和直播电商等,分类制定相应的主体责任规定,推动企业更好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努力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针对连锁模式,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副司长王丹表示,《规定》紧扣“连锁”这一核心要素,通过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制度机制、强化食品安全状况检查评价、指导总部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等制度体系,压紧压实企业总部、分支机构、中央厨房、门店等各类主体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以全链条管控织密“安全链”。《规定》要求企业总部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检查评价,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覆盖实地检查。同时,企业总部或者其授权的分支机构应当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等方式,对中央厨房、门店等的食品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重点检查评价,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市场监管总局餐饮食品司司长俞路在会上表示,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对于连锁餐饮这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领域而言,利用远程视频监控、信息化管理平台叠加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化管理,是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重构经营模式的关键驱动力。同时,企业总部应当结合实际,通过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方式,对原料进货查验、巡查检查、人员培训和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等情况进行电子化记录,提升食品安全智慧管理水平。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3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