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日,哈马斯方面要求对美方“20点计划”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此前,特朗普曾表示谈判空间“不大”。他还称如果哈马斯不同意该计划,将付出沉重代价。双方存在分歧,以美方面态度强硬,美方“20点计划”落实过程艰难。 与此同时,以军持续推进军事行动,加沙民众在挣扎求生的同时不禁发问,哪里有“和平计划”? 存在分歧 偏袒以方 美方“20点计划”落实艰难 半岛电视台10月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卡塔尔、埃及、土耳其与哈马斯四方代表当地时间9月30日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谈,重点就美方“20点计划”进行了讨论。 会后哈马斯方面寻求对美方“20点计划”进行修改。美以则态度强硬,不接受对提议“进行重大修改”。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协议明显偏袒以色列,而且存在诸多模糊地带,落实过程艰难。 哈马斯要求修改美方“20点计划” 报道说,哈马斯代表在会谈中表示,将认真研究美方的“20点计划”,并将在与巴勒斯坦其他派别磋商后尽快作出回应。 哈马斯正在与斡旋方接触,寻求对美方“20点计划”进行修改。卡塔尔方面表示,修改美方“20点计划”的事宜仍需要更多讨论。 哈马斯提出,计划中涉及其解除武装和以色列撤军的条款需作调整,尤其要求就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全面撤军提供明确的国际保证。这名官员还表示,哈马斯需要两到三天时间对该计划做出正式回应。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哈马斯内部对于美方的“20点计划”存在分歧,部分哈马斯领导人愿意在调停方确保以色列严格执行相关承诺的前提下支持该计划。但也有一些哈马斯成员对该计划的部分条款持严重保留意见,包括反对解除武装以及任何强迫巴勒斯坦公民离开加沙地带的安排。 以美不接受对提议“进行重大修改” 当地时间9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将给哈马斯“3至4天”的时间来回应美方提出的“20点计划”。他威胁称,如果哈马斯拒绝,将会付出巨大代价。 以色列第12频道9月30日晚援引美国高级官员的话报道说,尽管他们愿意就有限的改变进行谈判,例如以军撤军时间表和细节,或哈马斯解除武装的具体进程,但“不会接受根本性修改”。 美方“20点计划”偏袒以色列 难以落实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的“20点计划”明显偏袒以色列,而且存在诸多模糊地带,难以落实。此外,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真实意图也遭到分析人士质疑。 美联社记者 乔・费德曼:这一“20点计划”明显偏袒以色列,实际上就是要求哈马斯投降、解除武装并将加沙地带控制权交给由特朗普领导的国际监管机构。 英国查塔姆研究所中东与北非项目主任 萨纳姆・瓦基勒:我想说,内塔尼亚胡的过往经历已经证明,他从一开始就明确反对巴勒斯坦建国。而且三十多年来,一直在破坏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因此,我对他的意图和承诺深表怀疑。显然,目前这个框架极其模糊,以至于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内容。如果没有更多细节,这个框架就会存在多种解读空间。而这些相互矛盾的解读,最终会引发冲突,要么很快爆发,要么在过程中逐渐爆发。 以军持续推进 加沙民众挣扎求生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前宣布同意了美方就结束加沙冲突提出的“20点计划”。但与此同时,以军继续推进对加沙地带多地的军事行动。加沙民众不禁发问,哪里有和平计划?面对严峻的安全局势以及南迁的高昂成本,当地民众陷入留下还是离开的两难抉择。 加沙民众:哪有和平计划? 代尔拜拉赫居民:他今年只有17岁,还是个年轻人。他们(美国和以色列)声称有和平,有一份协议,然后却杀了他们。 9月30日晚,当地一家咖啡店和一个木工车间遭到以军袭击,造成至少5人死亡,12人受伤。 10月1日,在加沙地带北部加沙城,以军的两枚导弹击中当地一所学校。医务人员说,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多人受伤。在加沙城东部的达拉杰地区,一栋建筑遭到以军袭击,造成至少7人死亡。 与此同时,加沙城的多家医院近日也持续遭到以军袭击,很多伤者和慢性病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1日宣布,受局势影响,该组织在加沙城的活动已被迫暂停。 留下还是离开 当地民众陷两难抉择 自宣布接管加沙城的计划以来,以军以所谓“恢复安全”为名,多次向加沙城居民发布撤离令,要求他们前往加沙地带南部所谓的“安全区”。面对严峻的安全局势以及南迁的高昂成本,许多加沙城家庭陷入两难。 自今年8月以来,以军不断通过传单、扩音器和无人机喊话,要求加沙城居民南迁。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拒绝回应以军的威胁,坚持留在北部。废墟与临时避难所之间,他们的生存空间正在被一点点蚕食。 马哈茂德就是其中之一。他出生在加沙城的谢贾亚区,家园被炸毁后,尽管面临居无定所的困境,他和家人还是选择留在加沙城。 加沙城居民 马哈茂德·赫达里:炮击、战机、无人机天天盘旋在头顶。很多北部居民被迫按以军的命令南迁,他们(以军)说南部安全。可我们每天都听到南部被轰炸,有人死亡的消息。所以我们和家人决定留下,哪怕以军离我们只有一两条街,不到700米。 居住在加沙城的穆罕默德·塔赫拉维现在靠出售烤饼维持生计,他道出了自己无法南迁的另一个原因。 加沙城居民 穆罕默德·塔赫拉维:以军用无人机喊话让我们撤离,还说“我知道你们没钱” 然后投下炸弹。他们甚至当众开枪杀人,我们只能不断逃亡,压力太大了。但是如果南迁,每个人需要5000新谢克尔(约合1万元人民币)才能在南部租到地方住。我们根本负担不起。 面对以军的炮火,不少加沙城居民只能不断搬迁,从一个避难所到另一个避难所,很多人只能带着孩子住在破旧帐篷里,哪怕距离以军据点只有几百米。 加沙城居民 马哈茂德·巴克尔:我已经搬了十多次,现在实在走不动了。以军离我们只有700米,我们走不了,人很多。我们没有地方住,也没有钱。我们经常会遭到炮击,我自己也是从废墟里爬出来的,至今都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 在加沙城,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面对以军的持续推进,无论留下还是离开,加沙居民似乎都难以逃离炮火、鲜血和饥饿的威胁。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3 小时前
3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