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电影+”深层潜力

来自: 基金网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持续火热。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0月3日14时01分,2025年国庆档(10月1日—10月8日)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8亿元。

  看完电影,票根别丢,它可能是开启下一场消费的“钥匙”。国庆假期,全国多地推出涵盖惠民消费补贴、影片IP联动、消费场景融合等多种形式的“电影+美食”联动活动。巧妙打通文化消费与实体商业的壁垒,将瞬时单一的“观影人流”转化为持续多元的“消费人气”。

  电影散场,为何消费不散?这背后是两种消费心理的协同作用:一是情绪变现需求。看完电影,观众需要缓冲与延续由影片引发的情感波动,一顿恰到好处的餐食,让银幕内外的情感得以在现实中妥帖安放,将短暂的感官愉悦延展为一段完整而满足的美好记忆。二是决策成本考量。“凭票享优惠”看似是简单直接的让利,实则简化了消费者的决策流程,省去比价、筛选的环节,将观影后的情绪价值无缝对接为明确的消费指引,帮助消费者在决策上完成“临门一脚”,从而撬动增量消费。

  电影产业的能量,远不止于票房。看一场电影产生的消费可能是一杯可乐、一份爆米花,也可能是一杯咖啡、一顿正餐,还有可能是一场旅行、一套周边。业内常言的“1∶4.8”定律,即每1元电影票能拉动4.8元关联消费,正是其强大外溢效应的证明。从这个角度说,电影不仅是文化产品,更是拓展消费空间、激发消费潜力的关键引擎。

  挖掘“电影+”的深层潜力,不能止步于票根打折的物理叠加,还要探索催生场景共生的化学反应,这就要求产业链各环节深度协同,构建以电影为内核,辐射餐饮、文旅、零售等多元业态的消费生态圈,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质变。

  产业上游可进行前置布局,在剧本创作与拍摄阶段,便将地方风物、非遗等内容有机植入剧情,使其成为叙事本身,为后续开发埋下“种子”;中游可进行空间再造,推动影院从单一放映空间,向集观影、社交、策展、餐饮于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转型,使电影院成为联动消费的核心枢纽;下游则要善于精准触达,依托大数据分析观影人群画像,实现跨业态的精准营销与个性化推荐,形成消费闭环。

  这场文化与商业的双向奔赴启示我们,文化消费不止于精神享受,更能成为触发广阔经济活动的支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要持续推动文化创意与商业实体的深度融合与相互赋能,不断从供给端创造新需求,将短暂的文旅流量转化为城市持续的烟火气,让文化产品为赋能美好生活、激发经济活力提供无限可能。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健康消费潮流带动中秋滋补养生产品热销发布时间:2025-10-04
下一篇:
银发消费品质升级——假期市场热点见闻③发布时间:2025-10-04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