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保卫黄河》的旋律,以每分钟152拍的速度,冲破广场的宁静,这份突破常规的激昂,是对经典的重塑,更是一场与节奏的精密博弈。要知道,这首曲子在音乐厅的常规速度在120拍,即便是快节奏演绎,也鲜有超过140拍的尝试。而此刻,152拍的高速里,多声部如奔涌的浪涛交织,每一个音符都在考验着3000人呼吸与节奏的同步。 纪念大会合唱分指挥领队 焦琳:152拍的速度,尤其是在广场上这样的情况下,气势更足,整个状态听起来热血沸腾的。就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个状态最好地展现出来,在快的同时,有气势的同时,还不能出错,不能乱。 如此强烈的力量感以快节奏释放,需要3000人的声音在开阔的广场“声同一人”,首先面临的就是声音同步的难题,即便是短短一秒的时差,也足以让整齐的合唱变成散乱的杂音。20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青年分指挥,是破解这场同步密码的关键。在四个月的排练期间,他们每天挥拍两万次以上,20名分指挥的动作如复制般精准,手臂起落间,仿佛有看不见的线,将他们牢牢牵在一起。 纪念大会合唱总指挥 李刚:女孩子很多没劲儿,但是这次的作品有很多又是进行曲和军歌。她们都自己买沙袋,绑上沙袋练习。当然她们也从中收获了特别特别多,比如意志品质的这种坚强、自信,包括从指挥专业的技术上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纪念大会合唱分指挥 高峻:后来我发现,比外力更能激发一个人,更能创造奇迹的是人的毅力,是人心中的一口气,我看到了大家的优秀,我看到了大家每一个人举手投足之间这么自信。 时光更迭、使命相传。44万平方米的广场上,3000名合唱队员如列阵的白杨般挺拔。四首用血与火淬炼的歌曲,曾经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点燃人们心中的爱国之火,凝聚起亿万同胞奋起抗争、救亡图存的磅礴力量。新时代新征程,这更是铭记历史的回响和面向未来的誓言。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3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