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 年)》(下称《方案》),为未来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分析人士认为,在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国内政策利好预期升温的宏观背景下,叠加印尼铜矿事故等供给端扰动,四季度有色金属板块分化格局将进一步凸显,铜市因供给端紧张预期持续强化,有望延续年内领涨态势。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将逐步向绿色低碳与高端化转型,后市需紧密跟踪政策落地节奏与下游需求复苏力度。 从宏观层面看,9月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点阵图显示年内仍有2次降息。中原期货研究所金属组负责人刘培洋表示,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在经济不衰退背景下的降息,往往会带动美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下行,利好具有金融属性的有色金属。 与此同时,国内宏观环境也释放积极信号。刘培洋称,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政策利好预期升温,且美联储降息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空间,四季度降准降息的可能性提升。“整个四季度,市场情绪预计将较为乐观。”刘培洋说。 政策层面,《方案》为有色金属行业划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方案》明确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10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刘培洋表示,从当前数据看,行业已展现出较强韧性:2025年1—8月,全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7.7%,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5432万吨,同比增长3.1%,显著超出《方案》设定的1.5%的年均增速目标。 “预计有色金属行业供应端将有一定的调控预期,新增产能的投放和落后产能的淘汰或有一定动作。”刘培洋称,《方案》中提出“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推进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 对于《方案》的长远影响,弘业期货宏观、有色研究员张天骜补充分析称,《方案》中有三大要点需重点关注:一是矿业权出让相关内容的明确,将为国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有色金属可回收利用与绿色环保改造的推进,既能拓宽原材料来源,又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契合“双碳”目标;三是对AI、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领域金属消费的重视,将为行业打开新的需求空间。 “今年以来,铜价领涨有色板块,业内预计这一趋势将在四季度延续。”刘培洋称,从供给端看,9月份印尼Grasberg铜矿发生重大事故,直接导致全球第二大铜矿停产。另外,该公司还下调2026年全年铜产量指引35%,即26.95万吨,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铜矿的紧张预期。SMM预计,2025年全球铜精矿供需平衡结果为-26.8万吨,2026年的结果为-30.8万吨,直到2028年才会转化为过剩8.8万吨。此外,铜精矿加工费维持低位、铜冶炼副产品硫酸价格下跌、行业“反内卷”等均将支撑铜价走高。 张天骜则提醒,需理性看待短期供需扰动。他分析称,Grasberg铜矿停工虽引发铜价短线拉升,但经过一周的发酵后,市场情绪和现货需求均趋于稳定。目前美国铜库存持续上升,LME与国内库存维持稳定,现货市场未出现过度紧缺,后续需观察节后下游需求复苏情况。 与铜市的强势不同,其他有色金属品种价格表现相对平淡。张天骜分析,全球经济数据疲软是重要制约因素。8月以来,美国“对等关税”实施,国内外经济数据普遍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旺季不旺”特征明显,房地产行业持续萎缩削弱金属消费,汽车行业则需依赖出口增长,对金属需求的拉动有限。 张天骜表示,近期铜价走势较强,更多是受避险情绪、金融属性和突发事件影响,目前下游现货需求和行业基本面情况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市场不确定性较高,不宜过度乐观。“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市场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后续铜价可能面临更大的波动。”张天骜说。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