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0月7日18时40分,2025年国庆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7亿元。更大的屏幕,更好的色彩效果……如今,电影放映系统不断升级,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 国庆假期,电影市场持续火热。下午五点,记者在北京一家影院看到,许多观众刚刚结束观影。记者在现场看到,为获得更佳视听体验,不少观众愿意选择在特效厅观影。 ![]() 观众王女士:整个电影的质感,包括音效,体验会更震撼。看过一次之后,后期都会主动再去选特效厅。 作为特效厅的主力,IMAX影厅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全国选择在IMAX影厅观影的人次达到3500万,同比增加60%。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影院一般会根据观众的观影情况来调整在特效厅放映影片的场次。 ![]() 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今年暑期,增加了专门的LED HDR版本。这个影厅的观影人次明显高于同影片普通厅的场次,应该算是“十一”期间,我们票房主要产出的影厅。 内容创新+科技赋能 中国电影市场开启“全龄盛宴” 2025年开年至今,中国电影市场佳片不断,电影总票房节节攀升。这背后是内容创新、技术突破,以及政策与市场的同频共振。 今年国庆档影片类型丰富多元,涵盖历史战争、奇幻动作、喜剧家庭、动画等多种题材,满足了不同观众群体的观影需求。《志愿军:浴血和平》持续领跑国庆档票房,多人结伴观影现象尤为突出。 ![]() 《志愿军:浴血和平》编剧张珂:这几年的中国电影,特别是高票房电影,有一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跟观众贴近,想观众所想。 ![]() 长江证券传媒行业团队负责人高超:整体来看,题材跟类型的多元做到了全年龄的覆盖。其次,我们看到政策端的一些变化,也促进了各个企业间的协同。各地政府,包括联合平台也做了非常多的票务补贴,这些都是促进电影消费非常重要的一环。 ![]() 电影题材类型的丰富,对于制作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影工业化发展的基石,如今,前沿技术正持续拓展电影制作的边界。
这种技术创新与内容表达的深度融合,被观众评价为“第一次通过银幕‘听见’沉默的声音”。 ![]()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中国电影产业正朝着更加成熟化和工业化的方向在发展。从市场表现到产业生态,202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正迎来全方位的升级。一些电影行业相关的公司作为核心力量,通过技术赋能与内容创新,既巩固了国产电影的市场主导地位,也为行业长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球虚拟拍摄专利数量 中国占比超五成 在知名知识产权分析机构发布的《全球虚拟拍摄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榜单中显示,来自中国创新者的虚拟拍摄相关专利申请占比为52%,日本占比为22%,美国占比为20%。 其中,位列全球榜首的中国企业有80件虚拟拍摄发明专利,远超第二名日本企业的60件专利。在排行榜前十名中,中国企业占据了六席。 财经链接:触摸中国电影的 “工业指纹”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从1905年《定军山》的黑白默片到2025年各种硬核技术助力,中国电影一路走来,经历着电影工业化探索的华丽蜕变。 总台记者宋文瑾:这一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迎来了飞速发展。而现在,我们又开始了电影工业化的探索。 ![]() 电影工业化就好比一个精密的“电影制造流水线”,每个环节都分工明确、高效运转。它用先进技术提升制作效率,用科学化管理确保电影质量,把创意的“原材料”变成一部部精美的电影成片。 ![]() 中影(北京)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经理助理杨洪涛:120年前,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是胶片实景拍摄的。今天,京剧电影《安国夫人》已经可以在LED虚拟棚里拍摄了。 这个巨大的LED屏幕上可不是一幅画,而是可以移动的数字场景,它会跟着摄像机的移动匹配相应的角度,比起传统的绿幕拍摄,在这里表演可以说是沉浸感满满。 ![]() 中影(北京)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经理助理杨洪涛:所有的景色,包括植物,它的光照角度和影子都会发生变化,有更加真实的体验。LED虚拟棚拍摄最主要是后期前置,大大节省了后期的时间。 ![]() 总台记者宋文瑾:我现在正在体验的就是虚拟预演技术。穿上动捕服,我的一举一动都能被实时捕捉下来,生成虚拟的三维影像。 这就像一个“电影说明书”,团队在拍摄前就能通过动画影片一起搞定镜头调度、演员走位等,大大提升拍摄效率。 ![]() 总台记者宋文瑾:“唐探宇宙”里的唐人街,这座占地近300亩、有二百多栋钢筋水泥建筑的“微缩城市”仅用了7个月就在山东乐陵拔地而起,这是如何做到的? ![]() 《唐探1900》总制片人范霞:精确到天,其实在工种上精确到了人。在拍摄期,一边拍一边建设;在制作标准和流程的时候,也会提前把所有的工作都安排好。这就是工业流程,它是齿轮型的。 ![]() 电影制作的专业团队越齐整、距离越近,沟通就越顺畅,效率也就越高。而拥有这些全链条的影视基地就是电影工业化发展的“神助攻”。在山东青岛,就有这样一座电影制作的“超级工厂”——东方影都! ![]() 《流浪地球》《封神》《独行月球》等一系列优秀大片都是在这里诞生的。这里拥有40个国际标准摄影棚和32个置景车间。还有世界先进的水下摄影棚,配备了先进水质过滤系统和恒温系统,海洋湖泊在这里都能模拟实现。在这里几乎能找到电影制作的全流程团队,上千家影视相关企业被链接起来。如今,电影工业化的种子逐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这些影视基地就像一个个神奇的“造梦工厂”,让中国电影的未来在这里熠熠生辉。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 |
2 小时前
昨天 22:58
昨天 22:57
昨天 22:57
昨天 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