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了里程碑时刻。10月9日,A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沪指突破3900点整数大关,刷新2015年8月以来新高。 今年以来,沪指震荡走高,并在8月成功收复多个在投资者心中有着深刻记忆的关键点位。8月13日,沪指突破3684点,该点位为去年10月8日的沪指高点;8月18日,沪指突破3731点,该点位为2021年2月的沪指高点;8月22日,沪指突破3800点,创近十年新高。 此后A股经历了一个多月的修整,沪指在3750点至3900之间宽幅震荡,直至当前沪指正式突破3900点整数大关。从年内整体行情看,沪指已累计涨超560点,累计涨幅超16.5%。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预计10月市场仍将震荡向上,市场有望围绕三季报展开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认为,经济逐步改善+流动性宽松+风险偏好维持高位,预计10月市场仍将震荡向上。参照历史股市10月轮动经验,预计市场有望围绕三季报展开,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三条线:三季报业绩较好(业绩出现拐点)的方向、受益于反内卷政策落地逐步改善的周期方向和产业趋势超预期的高成长相关行业。 中信证券:港股2024年初以来的长牛行情将延续 中信证券研报称,充裕的流动性叠加AI的持续投入和创新是推动9月初以来港股持续上涨的两大动能。展望未来,在港股的“赚钱效应”下,南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除全球进入降息周期的因素以外,若高市早苗成功当选新一任日本首相,港股预计也将受益于日本投资者的套利交易配置。同时,在国内外企业加大AI领域的资本支出,大模型和应用不断的迭代创新下,港股完整的AI和科技产业链或也将迎来业绩兑现。在持续半年的估值扩张后,港股当前的绝对估值并不便宜。但在基本面预计触底反弹,叠加2026年业绩预计高增的背景下,港股在全球维度的吸引力依旧显著。结合流动性的外溢效应以及AI叙事的持续催化,我们判断港股2024年初以来的长牛行情将延续,建议投资者把握四大中长期方向:1)科技行业,包括AI相关细分赛道、消费电子等;2)大医疗板块,特别是生物科技;3)受益于海外通胀预期抬升叠加去美元化的有色;4)未来国内经济进一步复苏,相对滞涨的消费板块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中金:节后A股有望延续稳健表现,震荡上行行情仍在延续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假期前后国内外AI产业进展密集发布、国内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暖;A股休市期间港股震荡微涨,假期出行数据平稳增长。叠加节后“十五五”规划政策预期有望升温,研报认为节后A股有望延续稳健表现,“9·24”以来的震荡上行行情仍在延续。 华泰证券:白酒行业双节表现平淡,压力边际去化 华泰证券指出,白酒行业国庆+中秋双节延续调整趋势,双节整体仍有承压,行业延续分化,龙头相对表现稳定,动销端看行业同比仍呈现下滑趋势,部分区域环比略有改善。分场景看,大众宴席场景有所修复,政商务消费仍有所承压,礼赠消费有所减少。分价格带看,高端酒旺季需求弱复苏,大众价位动销表现行业领先,次高端价位仍有一定承压且分化显著;当前行业库存企稳,部分酒企边际去化库存,释放经营压力。展望来看,本轮调整中头部酒企均以长期健康发展为主,基本面探底企稳,叠加促消费政策托底,行业或逐步步入良性修复阶段,建议底部布局强基本面龙头。 国金证券:对于弱美元逻辑的过度依赖将意味着牛市行进中需要一次换挡 国金证券指出,过去,全球投资人认为美元是财政扩张与科技繁荣下唯一买单者,美元继续走弱成为了所有资产过去一段时间交易的核心主线。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牛市往往依赖于“中国故事”;对于弱美元逻辑的过度依赖将意味着牛市行进中需要一次换挡,我们也建议投资者无论从全球的驱动逻辑和国内的变化上,都做好更多准备。 浙商证券:焦煤反弹、进口量显著回升,蒙煤进口产业链拐点来临 浙商证券发布研报称,三季度蒙煤进口量触底回升,供应链贸易利润亦随着价格反弹实现触底反弹。在国内“反内卷”大环境下,铁水产量维持高位,若煤炭行业继续推进“查超产”,有望维持焦煤供需格局紧平衡,对焦煤价格形成支撑,蒙煤贸易企业利润空间有望修复。推荐嘉友国际(603871.SH),建议关注易大宗(01733)。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