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约640万吨铜产能因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陷入停滞或暂停状态,相当于全球矿产总产量的25%以上。 GEM矿业咨询分析师指出,与地质或技术障碍不同,这些瓶颈可通过强化治理、深化社区参与及推行可持续实践来解决。该研究发布之际,电气化、可再生能源增长及数字经济正持续推升铜需求。 智利、秘鲁和美国等国目前拥有大量未投入市场的铜储量。GEM经济学负责人Patricio Faúndez指出,即使仅开发其中一小部分项目,也能缓解能源转型期间迫在眉睫的供应短缺问题。 秘鲁未开发铜矿储量占比最高,约31%或180万吨,其次是美国80万吨、智利70万吨,阿根廷和巴布亚新几内亚(PNG)各约60万吨。 秘鲁当前停产的铜矿产量几乎等同于其年产量。研究指出,若这些产能得以释放,秘鲁年产量将突破400万吨,超越刚果民主共和国重夺全球第二大铜生产国地位。 在美国,重启搁置项目可缩小国内产量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缺口,增强供应保障并降低进口依赖。 智利方面,这些滞留的铜矿产能有望终结该国长达数十年的年产量550万吨天花板,推动产量突破600万吨,巩固其全球供应主导地位。 在33个因ESG因素停滞的项目中,秘鲁La Granja、美国Resolution铜矿及阿根廷El Pachón项目尤为引人注目。 由力拓和第一量子矿业共同持有的La Granja项目,自2006年起因涉嫌污染和土地使用问题遭遇阻力。尽管获得监管批准,这个全球第五大铜矿床项目仍因公众不信任而停滞。 在亚利桑那州,力拓的Resolution铜矿项目因原住民及环保组织反对已停滞逾二十年。 嘉能可旗下阿根廷El Pachón铜矿因冰川保护法规及许可障碍延误开发,但政府的新激励措施或将重启项目。 GEM报告未提及自2023年11月停产至今的标志性铜矿:第一量子矿业的巴拿马铜矿。在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该矿运营合同违宪并强制关闭前,其曾位列全球最大铜矿生产商之列,2022年(最后完整运营年)产量达35万吨。该矿贡献了巴拿马约5%的GDP。 (文华综合)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产业链面临三大挑战:上游资源对外依存度攀升、中游加工环节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受高铜价抑制。为助力行业应对变局,上海有色网携手铜产业链企业联合编制《2026中国铜产业链分布图》中英双语版,点击此链接即可免费领取铜产业链分布图:https://s.wcd.im/v/470opZ19l/。 SMM联合制作联系人 刘明康 156 5309 0867 liumingkang@sm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