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10月10日)国新办发布会上,民政部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达到79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岁。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占总人口的15.6%。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0年至2024年,0-14岁人口从3.17亿降至2.23亿;15-64岁人口从7.63亿增至9.66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0.64亿增至2.20亿。从抚养比来看,35年间总抚养比从49.84%降至45.80%,其中少儿抚养比从41.49%降至23.00%,老年抚养比从8.35%升至22.85%,二者几乎持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0-14岁为少儿人口、15-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因此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相对应的,还有少儿抚养比,指少年儿童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来反应社会养育负担。 关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表示,当社会进入人口负增长时期后,随着每年新增人口的减少,老龄化的过程加剧,老年抚养比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且很难逆转。 但同时他也表示,“数字上升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做到‘边备边老’。”原新建议,应对老龄社会问题,不仅在宏观层面上要继续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足够的财富积累;此外,还要将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于不同情况的老年人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养老、助老服务。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
昨天 23:25
昨天 23:24
昨天 23:16
昨天 23:16
昨天 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