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闵行区举办“百亿基金,千亿规模”的“热带雨林式基金矩阵”发布会,现场宣布成立100亿规模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组建四大板块基金矩阵,通过央地合作、市区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形成“百亿基金,千亿规模”热带雨林式的母子基金集群生态。 据悉,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主要覆盖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五大领域,推动更多资本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中。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目前,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拟投资非夕智能、数因智科、赛美特信息、长森药业、瀚博半导体等25个项目。 闵行区领导介绍,近年来,闵行区聚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着力畅通科技、产业及金融良性循环,特别是在科技金融领域,不断优化金融支持政策,逐步构建涵盖天使、创投、产投的多层次基金体系,已累计参投子基金逾百支、投资项目超2000个,撬动社会资本过千亿,为闵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此次,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启动,是闵行持续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功能性母基金牵引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孵化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硬科技企业,为大零号湾和闵行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 未来三年,闵行区将出资百亿元,组建战略性投资基金、新质领航基金、未来产业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四大板块基金矩阵,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 其中,战略性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用于国家、市级战略性项目及子基金的投资;新质领航专项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用于区级重大项目及子基金的投资;未来产业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用于早期科技项目及未来产业母基金遴选通过子基金的投资,原则上投资孵化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从“0-1”阶段的区内早期天使投资项目,初创期、成长期具备创新技术、高成长性的区内科技型创投项目;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5亿元,用于产投项目及子基金的投资,原则上投资已实现产业化或具备产业化条件的成熟企业,支持区内企业的PRE-IPO、基石等出资,与区内链主企业、银行AIC合作成立并购基金等。 四大板块基金将形成“母基金定方向,子基金抓落实”协同机制,构建一行业一基地、一园区一基金的“科技+产业+基金+基地”运作模式,推动金融资源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实现双赢。 活动上,闵行区相关负责人现场发布并解读刚出炉的“金融四条政策”和“科创十条政策”,政策精准覆盖从种子期的科创企业,到转型升级的成熟产业等各类市场主体,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企业和企业家在闵行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注入“强心针”。 其中,闵行区金融政策主要聚焦投资未来、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及区域服务四大维度,打造雨林股权投资生态,鼓励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闵行;聚焦投早投小投重点,对获得社会资本投资的科创企业,按实际获得投资额的1%给予奖励,最高30万元;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各类贷款给予担保费全额补贴,最高50%的利息补贴,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低至1.5%,大力推动区域金融活力释放。 闵行区科创十条政策,则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立体化支持体系,聚焦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核心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加速三大核心环节给予支持,最高1000万元;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梯度培育科创企业集群,最高给予200万元支持;大力提升孵化器能级、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深化人才政策保障,形成创新载体-科技金融-人才引育三维支撑网络,为创新创业注入强劲金融活水,全面激活区域科技创新新生态。 上海市委金融办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有股权创投管理人1707家,管理基金产品9167只,管理规模2.31万亿元,均位居全国前列;全市科技贷款余额2.33万亿元,同比增长7.75%,科技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8.44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获投数量和金额均全国领先,全国头部机构在沪投资数量和金额均位居全国首位。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昨天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