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退货维权”冲上热搜。据悉,这是因为大疆宣布开启“双十一”促销活动,包括云台相机、运动相机、航拍器在内的多款产品价格直降数百至上千元。大疆在电商平台的官方旗舰店显示,优惠的期限是10月9日0点——10月14日24点。然而,大量购买不久的消费者难以接受刚入手的产品“缩水”数千元,由此引发维权热潮,“背刺消费者”“买家大冤种”等话题持续发酵。 记者了解到,通过线上平台购买的大疆产品的用户,由于享有“7天价保+30天无理由退货”政策,退货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在线下门店购买的用户,如果产品已激活且无质量问题,则无法享受退差价或无理由退货。部分消费者面临退货退款难的问题。此外,不少消费者称大疆产品出新或降价有时缺乏固定的周期预告,导致其无法根据预告提前做好购买规划,质疑其促销活动安排的合理性。 对此,有网友表示,电子产品价格波动是市场常态,“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但他们坦言,线上线下不一致的售后保障以及消费者未体验到合理的降价节奏,容易引发信任危机,有损品牌口碑。大疆方面表示,已经注意到由此引发的关注与讨论,重视每一位用户的反馈。本次价格调整是大疆为“双十一”推出的常规促销安排。 那么,大疆存在“降价信息差”和线上线下购买渠道“双标”,是否涉嫌违法?消费者的诉求能否得到满足?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的专业解读! 1.消费者在线下大疆门店购买产品后遇官方线上店铺降价,能否要求线下门店同步履行退差价或退货义务? 从法律角度分析,消费者要求线下门店退差价或退货的主张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 首先,线下交易与线上销售分属独立的合同关系,若线下门店未对“价格保护”或“无理由退货”作出明确承诺,则消费者无权单方面要求其承担线上渠道的降价风险。其次,线下已激活产品的退货问题需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判断,该条款规定,“七日无理由退货”主要适用于网络等远程购物场景,线下实体店交易仅需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约定,若无质量问题,商家无退货义务。而价格调整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范畴,除非商家存在欺诈性定价,否则单纯的价格波动不构成违约或侵权,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主动确认价格保护政策,并通过合同形式固定权利,以规避此类风险。 2.大疆官方店铺未提前告知消费者降价促销计划,是否违法? 目前法律未对商家降价促销前的告知义务作强制性规定,因此大疆未提前告知降价计划一般不构成违法。 根据价格法第十一条,企业享有自主制定市场调节价的权利,只要价格符合明码标价要求且不存在价格欺诈,则降价时机与幅度均属商业自由范畴。大疆产品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品,而非价格法规定的需政府指导价或定价的公用事业、稀缺资源类商品,企业有权根据市场策略自主调整价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强调消费者知情权,但该权利主要针对商品本身属性(如质量、产地、性能)及交易条件(如运费、售后),并不延伸至未来价格变动预测。大疆仅未预告降价而未实施欺诈行为,则其做法虽可能影响消费体验,但尚未触及法律红线。 3.在哪些情形下,商家降价需提前履行告知义务,否则涉嫌侵权? 商家需履行降价告知义务的特殊情形主要包括三类: 第一,合同明确约定。若买卖双方在协议中载明“价格保护条款”,例如约定特定期间内遇降价可补差,则商家降价时需按约定通知消费者,否则构成违约。 第二,预售及特殊营销场景。例如商家开展“预售活动”时,若尾款阶段降价却未告知预付定金消费者,可能侵犯其公平交易权;同理,针对会员、老用户等特定群体承诺“价格优先知情权”却未履行的,涉嫌虚假宣传。 第三,可能构成价格欺诈的关联行为。如商家在促销前突击提价,或隐瞒即将大规模降价的信息,诱导消费者以高价购买,此类行为不仅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面临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除上述情形外,常规市场竞争中的价格调整无需强制预告,但从企业品牌声誉角度出发,可通过完善价保机制提升消费者信任。 责编:洪晓懿 一审:洪晓懿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法治日报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