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要打造全国一流私募基金营商环境,扩大基金招商‘朋友圈’,引来产业项目‘葡萄串’。”厦门市委金融办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厦门共有320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管理基金2018只,在厦基金注册规模近5500亿元,基金管理机构数量、基金规模均领跑全省。 而且,厦门市委金融办还在以“精准滴灌初创企业,高效链接全球资本”的姿态,激活私募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勇气,并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帮助企业高效连通全球资本,在企业培育和扩张阶段提供金融“支撑力”。 激发私募动能:构建“基金+产业”共生生态 “目前,厦门市新三板挂牌企业82家,占全省新三板挂牌企业的42%,位列全省第一,全市上市后备企业565家,厦门两岸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企业近5000家,已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厦门市委金融办表示。 上市后备梯队的壮大,离不开厦门通过政策创新与生态优化,推动私募基金从“资金供给者”升级为“产业赋能者”,助力一个个初创企业茁壮成长,发展为各个产业的中坚力量。厦门市委金融办表示,厦门市委金融办正倾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私募基金营商环境”。 “首先打造全国领先的‘照前会商’模式。为提升基金落地效率,我市率先打造了基金‘照前会商’模式,成为全国经验模板。目前,我市‘照前会商’已进一步升级优化,对重点机构实施绿色通道办理,基金设立流程3个工作日办结,效率全国领先。”厦门市委金融办表示。 其次,是优化园区载体服务。据厦门市委金融办介绍,厦门目前已打造古地石基金小镇、杏林湾基金园区、金圆基金集聚区等12个基金集聚区,为基金管理机构提供多元化选择和拎包入住的优质服务。 最后,是扩大基金“朋友圈”。厦门市委金融办表示,除了海峡金融论坛、母基金论坛、九八投洽会等大型论坛平台外,厦门市委金融办还通过基金园区平台、金融总部投资人年会等形式,常态化举办投融资对接会(年均50场以上),实现基金与项目高效对接。2025年上半年,累计已举办33场相关活动,惠及投资机构和产业项目超百家。 近年来,厦门紧扣“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向,推动资本精准对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上述“生态建设”,厦门已吸引中金、红杉、鼎晖、高瓴等头部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聚集。厦门市委金融办表示,金融机构总部、头部投资机构等常态化在厦门举办基金年会、项目对接会等高端活动,扩大了基金招商“朋友圈”,引来产业项目“葡萄串”,助力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 如今,私募基金已成为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赋能者”。厦门证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厦门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累计投资厦门本地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项目613个,为厦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融通内外市场:推动“厦企出海,台企入厦” 面对复杂国际环境,厦门市委金融办还积极强化境内外资本市场联动,为企业量身定制上市路径,积极促进企业境外上市:其一,统筹规划深度挖掘,“一企一策”深入分析企业行业属性、发展阶段、财务指标及不同板块上市要求,引导互联网、食品餐饮、文娱传媒等境内上市受限行业赴境外上市,形成“储备一批、培育一批、上市一批”的良好格局。 其二,厦门市委金融办聚集优质服务资源,强化与港交所、新加坡交易所及“三中一华”等头部券商的合作对接,通过专题培训、上市沙龙、专家走访等培育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政策咨询和指导。 其三,厦门市委金融办靠前对接做好保障,常态化收集企业境外上市相关问题和困难,特别是涉及证监会国际司备案问题,加强申报前后指导,“一对一”跟踪协调解决,确保企业上市进程顺利推进。 厦门证监局表示,2024年以来,厦门新增5家境外上市公司。其中2025年上市4家,一品威客2月份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市,成为今年福建首家新增上市公司,吉宏股份于今年7月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厦门首家“A+H”上市公司。截至9月底,厦门境外上市公司总数达33家。 同时,厦门也是两岸交融的“黄金纽带”。厦门市委金融办表示,其积极推动台企大陆上市:其一,加强台资后备力量。今年3月新修订的《上市后备企业管理办法》放宽了台企入库条件,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台资板”挂牌企业或经对台工作部门推荐的台资企业均可直接入库,推动台企上市后备数量进一步增加。 其二,厦门市委金融办用好服务基地平台。两岸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作为实体运作的统一平台,将联动境内、境外交易所开展台企上市培育、知识普及、专家辅导、资本市场对接等上市全流程服务。其三,发挥区域股权市场作用,支持两岸股交高质量建设专精特新专板,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台企通过“绿色通道”登陆新三板。 “下一步,厦门市将进一步推动企业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利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重点推动企业在科创板、北交所上市,支持企业赴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等交易所上市,二是做好上市前、后‘两篇文章’,加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挖掘培育力度,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以资本市场的发展繁荣带动金融业全面提升,进一步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厦门市委金融办表示。 |
14 分钟前
15 分钟前
15 分钟前
16 分钟前
19 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