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M:低碳转型浪潮下 铸造铝合金行业发展与价格趋势预测【华南铝产业大会】 ...

来自: 金属要闻 收藏 发布:如意潇湘网

在由SMM主办的2025SMM(第二届)华南铝产业大会-铸造铝合金产业发展论坛上,SMM 高级分析师 杨世昊围绕“低碳转型浪潮下,铸造铝合金行业发展与价格趋势”的话题展开分享。对于未来一年的再生铝合金价格预测,SMM认为,后续再生铝合金价格虽然有季节性的波动,但暂时未能见到有独立大行情的机会,仍然维持偏高位震荡的格局。所以整体来看,SMM预计,2026年ADC12的价格仍受成本端支撑,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不过相对于原铝而言,其表现可能会略显疲软,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产能过剩问题所致。接下来,应重点关注原材料供应情况及市场需求变化,并持续监测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增加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

低碳转型行业背景

中国正通过各种政策努力成为回收行业的全球领导者

从2018年之后,国家密集颁布多项政策鼓励发展再生经济,从颁布包括一系列进出口政策阻止洋垃圾进入国内,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废旧资源循环体系建立与指导,特别是这两年颁布的公平竞争和反向开票政策,促使再生铝行业发展更加规范和成熟。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正处再生产业的爆发期,中国政府,正通过各种政策努力成为回收行业的全球领导者。

欧盟推出CBAM机制倒逼下游企业转型

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在加速推动下游企业的绿色转型。自2019年提出以来,CBAM经历了几年的过渡期,其中2025年是“零付费”阶段的最后一年。从2026年起,CBAM将正式生效,对碳排放量超过规定标准的企业征收碳费用,并且这一费用将逐年递增。作为欧盟铝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中国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占欧盟铝进口价值约14%,成为该政策最直接的利益相关方。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碳成本嵌入国际贸易,快速倒逼下游企业转型,对中国和全球铝业既是挑战也是契机:高碳排放者需加速减排以维持欧盟市场准入;低碳路线则有望获得溢价。

发达国家如北美、欧洲及日本等再生铝的产量占比要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SMM整理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原生铝及再生铝各自的产量占比,从其中,SMM发现,发达国家的再生铝所占比例非常高,比如日本可以达到99%,而美国与欧洲地区均已经超过55%;至于发展中国家,亚洲其他地区及南美地区虽然其再生产业在初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其电解铝原生铝合金锭产业规模较小,所以其再生铝合金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当前中国再生铝的比例仅维持在25~30%,中国的再生铝行业(包括再生铝合金锭的生产)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该行业亟需加速发展,并积极推进低碳转型。

目标政策引领铝产业的发展新趋势

在“30碳达峰,60碳中和”的背景下,预计后续随着再生金属供给和需求连续释放,中国再生金属供给和需求增速将超过原生市场;同时,车企、消费产品、电网等终端消费企业对低碳金属需求不断提升。

铸造铝合金行业发展现状

再生铸造铝合金供需平衡

从供需平衡来看,SMM预计,因为新投产能较为密集,而需求的乐观预期未能完全兑现,因此SMM预计2026年再生铸造铝合金或出现两位数的供应过剩的情况,对价格造成一定压力。而到2027年及远期,SMM预计受经济环境和需求增速的复苏下,过剩的压力将会得到明显缓解。

近年来行业内铝液直供比例持续抬升——未来实物交割或受影响?

铝液直供是近年铸造铝合金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包括衍生出来的熔保服务,主要由头部企业主导。SMM统计,当前再生铝合金行业铝液直供比例已达26%,其中产能规模前十位的再生铝集团铝液直供占比突破50%。未来实物交割会不会像电解铝铝水合金化一样受到影响,还需要持续关注。

而头部企业依托规模经济效应、工艺技术沉淀及绿色生产体系构建等综合优势,持续强化产业协同能力,不仅主导着铝液直供模式的创新升级,更驱动全行业向集约化、低碳化制造方向转型。

再生铝合金行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升

据SMM了解,再生铝合金企业集中分布于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

供应压力攀升 再生铝合金新增产能增速放缓

SMM预计,2025年铸造铝合金计划新投产能125万吨。据SMM统计,上半年新增再生铸造铝合金产能约91万吨,新增再生变形铝合金产能约240万吨。近年来因再生铸造铝合金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开工率长期徘徊于50%附近,激烈竞争持续压缩企业利润,致其产能扩张步伐放缓。

从新增产能的分布区域看,安徽、四川、云南位列前三,其中安徽地区因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众多主机厂以及零部件企业,吸引再生铝厂在此新建产能或将华东生产重心从江浙地区转移至安徽。

原料限制叠加新产能扩张 再生铝合金开工率再遇下滑

据SMM了解,受高产能、原料不足等因素制约,再生铝行业整体开工率长期处于低位。

据SMM统计,2024年再生铝合金产量达到705万吨,2025年产量预计小幅提升至715万吨左右,产能较上年提升4%至1800万吨上下,但开工率下滑趋势未改。

未来再生铝合金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需求预计将增加,且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那些过度依赖税收优惠的再生铝厂可能面临淘汰。此外,新增产能扩张的速度可能放缓,进而推动再生铝合金行业的开工率回升。

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 再生铝合金需求乘势而起

需求方面,汽车为再生铝合金最大应用下游。2025年1-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万辆和21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新能源汽车占比持续提升。虽然当前再生铝合金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车,但近年来汽车零部件企业加速从燃油车核心部件向新能源车三电系统转型,带动再生铝企业研发适配新需求的铝合金产品。在双碳目标、成本控制及技术进步驱动下,再生低碳铝合金材料需求持续攀升。2025预计汽车用再生铝合金需求量可增长5.5%至446万吨左右

此外,铝合金在摩托车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其中铝铸件占据了核心地位。主要应用部件包括气缸盖、气缸体、减震器、制动器、手把罩以及边盖等。SMM预计,后续在政策支撑、出口的稳步增长以及电动化的发展的背景下,摩托车对再生铝合金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2025年预计摩托车用再生铝合金需求量可增长2.7%至79万吨左右。再生铝合金还在通信、机械设备、消费电子和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SMM预计2025年中国家电产量及通信基站数量同比均将有所攀升,带动再生铝合金市场需求或将持续增长。

ADC12利润呈现区间动态平衡 行业调整反应迅速

据SMM分析,废铝“跟涨快跟跌慢”的特点,拉动废铝成本比重持续走高。硅价单边下行致占比显著回落——据SMM测算,2024年全国ADC12加权平均成本在19776元/吨(含税),较2023年增加6.9%,其中废铝成本的占比上升了1.1个百分点,达到88.5%;2024年硅价延续单边下行趋势,成本占比不断降低。

2025年1-8月全国ADC12加权平均成本达到20209元/吨(含税),废铝成本的占比上升1个百分点至89.5%,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再度扩大。

铸造铝合金价格分析

原料紧张下ADC12对A00长期升水 淡季价格倒挂

ADC12价格整体跟随A00铝价,但全年存有价差:因原料供应紧张,全年多数时间ADC12价格持续高于A00铝价;但每年需求淡季如2季度时,ADC12价格低于A00,形成短期倒挂,凸显季节性需求疲软的影响。

淡季下游需求收缩压制ADC12价格,而全年废铝短缺则支撑其长期对A00价格升水。

主要市场ADC12价差保持低位运行

9月再生铝合金社会库存突破5万吨 佛山、宁波、无锡成累库主力

社会库存方面,铸造合金铝期货上市后,受淡季消费走弱影响,7-8月铝合金锭出库情况不佳,加之期现贸易商前期订单集中到货,社会库存形成第一波累库阶段,7月底库存突破3万吨。自9月22日起,上期所将启动铸造铝合金期货标准仓单生成业务, 9月初社会仓库出现第二波集中累库,9月中旬突破5万吨。铸造铝合金期货首个交割月为2025年11月,SMM预计,10-11月铸造铝合金库存仍有累库预期。

近三年ADC12月均价——随A00铝价重心抬升,成本端支撑作用持续

ADC12方面,废铝市场供应持续偏紧,企业成本端压力贯穿全年。需求方面,下游全年消费保持小幅增长,尽管3-4月需求回升不及预期,导致行业价格内卷加剧,从而拖累ADC12价格下跌,但9-10月需求端稳中向好有利近期价格表现。供应方面,2025年新增产能继续放量,供应压力抬升;进口量或下降,削弱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整体来看,废铝成本对ADC12价格支撑性依旧较强,但供应抬升、需求持续性不足以及库存高企或限制价格涨幅。

》点击查看SMM铝产品现货报价

6月10日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后,短期虽导致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加剧。但进入7月以来,铸造铝期货合约持仓量未及预期,市场观望情绪浓厚,当前流动性较为有限,行情以跟随沪铝波动为主,对现货市场指导作用有限。建议关注9月下旬允许期货仓单制作后,以及10月临近交割,铸造铝期货市场的波动情况。

未来一年价格趋势——受产能相对过剩压制,相对A00仍显偏弱,但并非独立走低

对于未来一年的再生铝合金价格预测,SMM认为,后续再生铝合金价格虽然有季节性的波动,但暂时未能见到有独立大行情的机会,仍然维持偏高位震荡的格局。所以整体来看,SMM预计,2026年ADC12的价格仍受成本端支撑,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不过相对于原铝而言,其表现可能会略显疲软,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产能过剩问题所致。接下来,应重点关注原材料供应情况及市场需求变化,并持续监测期货市场的流动性增加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


》点击查看2025SMM(第二届)华南铝产业大会专题报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