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SMM主办的2025SMM(第二届)华南铝产业大会-铸造铝合金产业发展论坛上,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林韵围绕“铝压铸技术革新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的话题展开分享。 铝压铸技术革新 新材料 一体化压铸高强韧免热处理铝合金 高强耐蚀压铸镁合金 新工艺 高真空工艺:<30mbar真空度 • 型腔、压室、模架多通道抽真空 • 真空阀与排气板并联 • 高响应真空阀(30ms) 微量喷涂:原液或极低混合比(1:1 - 1:10),脉冲,仿形,单喷嘴独立调节 • 能源成本:60-80%↓ • 压缩空气:-70-80% ↓ • 循环时间:10-20% ↓ • 净水:99-100% ↓ • 废水:100% ↓ • 模具寿命:50-300%↑ • 零件质量:孔隙率↓,脱模剂沉积↓ 大铸件模拟仿真 • 流体网格数量:1.4亿 • 并行计算用时:19小时 镁合金热流道:热流道系统是喷嘴的延伸,从喷嘴到模具的浇口都保持一定的温度状态,让流道中的融料一直处于熔融的状态。 新装备 超大型压铸装备:匹配三段式下车身零件:前舱、后地板、电池托盘 双压射系统 缩短充填距离,有效降低末端缺陷,提升组织性能一致性 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尚待验证。 镁合金注射成形装备 • 1979 年美国Dow Chemical研制了镁合金注射成形技术,专利已失效; • 伊之密,海天,伯乐,JSW相继推出大吨位装备,目前最大6600T(伊之密) 镁合金TPI(挤压螺杆+冷式压射)装备 • 将制浆单元和压射单元解耦,可继承传统冷室压铸机成熟、精密的多段压射系统; • 适配130T~16000T的压铸机。 新能源汽车应用 车身结构件 三电零件 技术应用现状 • 型材+铸件拼焊灵活性好,适合多品种/柔性化; • 一体化压铸电池托盘具备更高的气密性和力学性能,适合大批量; • 压铸铝合金电驱壳体集成度不断提升。 镁合金压铸零件 包括仪表盘支架、座椅骨架、多合一电驱壳体,电池横梁等。 技术应用现状 • 汽车压铸镁合金35万吨(2024年),以方向盘、仪表背板、中控支架等传统零件为主; • 单车压铸镁合金零件约20 kg(赛力斯M9,东风岚图); • 镁合金电驱壳体已实现量产应用(上汽智己); • 整车厂正大力推进镁合金压铸零件。 总结与展望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驱动铝/镁合金压铸需求持续攀升; 镁合金压铸应用加速,未来将替代部分铝合金压铸; 压铸技术与装备快速发展,持续提升产品质效; 高性能与多元化材料,大型高效压铸装备,数智化技术应用 从车身到三电的集成化; 一体化压铸已成为汽车行业的技术共识; 整车厂与压铸供应商需更紧密的同步工程,以应对技术挑战。 》点击查看2025SMM(第二届)华南铝产业大会专题报道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