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10月16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第一期进入第二天。证券时报记者观察到,本届广交会上智能化产品堪称“井喷”,智能化技术正在各行业中不断蔓延、全方位出击。 对此,现场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化产品出现“井喷”得益于中国多年来积累的软硬件协同发展以及供应链优势,不过目前的智能化仍处于初期,未来还需狠下功夫。 “我们这次在广交会上推出了综合能源智慧管理系统等多个产品,短短一天半以来,中国制造尤其是自动化受到境外采购商的青睐,以色列和巴西水电厂客户都和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在辽宁兴广电力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琪看来,目前中国的智慧能源尤其是智慧电力在全球是首屈一指的。 据介绍,该公司的SPD综合能源智能监管服务系统能够提供24小时秒级远程监控,支持接入已有设备、自定义告警条件和方式;实现设备健康度评估与主动运维,专业的水、电、气等能源统计分析,识别浪费和优化空间;基于用能数据分析,优化电费成本等多个智能化功能。 杰尔古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杰宝智控物联网平台,则是专门为食品加工企业研发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平台将数字孪生、物联网和AI三大能力融为一体,具备设备管理、能耗管理、预警管理、智慧保养、在线运维五大核心功能,支持移动端APP和PC端操作,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食品生产加工与管理解决方案,让食品生产更简单、更安全。 “我们的海外市场主要在东南亚、澳大利亚以及非洲地区。今年截至目前,公司业绩同比增长超40%。”前述公司销售经理谭欢欢说。 广交会上,不少中国公司反馈,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聪明”的产品受到市场更多青睐,竞争力也越来越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强大的软硬件协同优势。尤其是在当前最热门的机器人领域,优势愈发明显。 “中国的智能化浪潮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硬件上的制造能力同样如此。国外有ChatGPT,国内也有DeepSeek;具身智能方面,国外有代表性的公司,国内也有非常多的企业在这一领域深耕,聚集了一大批顶尖人才。我们从基础设施做起,再把AI能力加上去,解决客户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大优势。”普渡机器人的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 智绘科技CMO郭巍也坦言,中国高科技设备近年来增长迅速,主要就在于中国有研发、供应链、服务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产品维护、更新迭代等方面响应迅速。“在技术层面上,国家经过多年发展,培养了非常多的研发型人才,可以快速将跨专业的技能用在同一产品上。比如产品上有大量传感器,涉及声、光、物理、化学、电路等多学科技术,需要结构、电路、算法等各个环节具备高度集成和协同能力。” “在供应链方面,珠三角地区基本就可以把我们95%以上的零部件一站式购齐,供应商也能快速响应,很多时候一个小时供应商就能来到现场跟我们交流新需求,这也是国际同行做不到的。”郭巍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人工智能以及大模型的加持下,智能化正在各个行业全面铺开,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产品的智能化程度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相关企业在这些领域继续狠下功夫。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向记者直言:“目前需求很多,但受限于技术发展,仍有一些问题无法解决,只能处理一些结构化、确定化的场景,一旦需要拓展或者从一个操作目标到另一个操作目标,暂时就还无法实现。” 对此,有不少公司已经开始注意到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越疆科技品牌经理李嘉贤介绍,越疆具身智能机器人不仅在商业服务领域持续深耕,其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同样引人注目。随着工业自动化进入以“柔性生产”为核心的新阶段,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在跨场景适应、多机协同与高精度作业方面的局限逐渐显现,市场迫切需要更智能、更灵活且能高效协同的新型生产单元。 |
昨天 23:57
昨天 23:46
昨天 23:35
昨天 21:28
昨天 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