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书记话振兴武冈篇 | 党建“链动”千年卤味飘香

编者按:郡县治,天下安;乡村兴,县域强。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征程中,县乡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和“领头雁”,肩负着把方向、谋发展、抓落实的重任。他们的思考深度、实践力度,直接关系到乡村发展的速度与温度。红网联合红星云推出《百名书记话振兴》专栏,聚焦全省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邀请他们结合本地实际,畅谈振兴思路、分享实践路径、展望发展蓝图,一起感受三湘大地乡村日新月异的蓬勃脉动。

武冈市委书记 龚畅:

武冈卤制品产业是我们的一张金字招牌,历经千年“越草根,越顽强”的艰难发展。新时代新机遇,武冈市委把党建引领作为产业发展的“红色引擎”。

一是党工委统揽“聚力”: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2025年5月,武冈市委率先成立卤制品产业链群党工委,全力整合经开区、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科工信、农业农村等要素保障部门力量,打破条块分割,变“企业找部门”为“党工委统资源”,实现从“政出多门”到“大合唱”的根本性转变。党工委制定“1718”发展战略。通过全产业链发展,直接带动5万余人就业,间接辐射从业人员22万人,形成“卤菜兴、百业旺”的共富格局。

二是第一书记驻企“架桥”:“红色引擎”激活发展动能。党工委首批向13家重点企业派驻5名第一书记,立足“政策宣传员、困难协调员、发展指导员”定位,架设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连心桥,推动组织优势直达一线。第一书记已成为企业“最可靠的娘家”,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30余次,解决难题16个,提请上级协调22项。

三是党员先锋攻坚“亮绩”:科技创新与人才引育双轮驱动。在武冈,党员不仅是生产的骨干,更是创新的先锋。乡乡嘴食品公司党支部牵头成立“豆干味型研究院”,党员欧阳飘带领团队开发的“虎皮豆干”成为抖音爆款,今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在科技小院和高校合作平台上,党员技术骨干牵头推动51项发明专利转化20项,研制全球首套全自动点浆球形搅拌系统,能耗降低25%。通过“浆渣共熟”工艺标准化,既保留“醋水点卤”传统风味,又推动自动化生产率提升至70%,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8%以上。党工委实施“都梁人才计划”,吸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开展技能培训603人次。在党员示范岗带动下,乡乡嘴、华鹏等企业引进专业人才183人,建成3家国家级科技小院,推动大豆亩产提升30%,铜鹅品质显著优化。

四是从小作坊到百亿集群:党建引领千年产业焕新。针对武冈卤制品虽品质优良,但小作坊分散、标准不一、品牌力弱的特点。市委以党建破题,建成豆制品创新集聚产业园,整合40家企业和300余家小作坊入园统一管理,构建“种植-加工-流通”全产业链。通过“母子品牌”战略,打造“中国卤都”区域公共品牌,拥有地理标志商标9件、驰名商标2件。推出非遗卤菜博物馆、文旅体验线路,借助央视等平台扩大传播,话题浏览量破亿。与美团、京东等平台合作,电商销售额增长30.3%,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9.1%。

武冈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刘秉辉:

图片

乡乡嘴卤味研究所

园区作为卤制品产业的主阵地,经开区党工委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卤制品链群建设“1718”战略,着力打造卤制品创新集聚产业园,整合40家企业和300余家小作坊入园统一管理,构建“种植—加工—流通”全产业链。经开区致力推动卤制品“母子品牌”战略,打造“中国卤都”区域公共品牌,现拥有地理标志商标9件、驰名商标2件。近期推出了非遗卤菜博物馆、文旅体验精品线路,借助央视等平台扩大传播,话题浏览量破亿。与美团、京东等平台合作,电商销售额增长30.3%,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9.1%。下一步,我们将深化“都梁人才计划”,吸引更多急需人才投入园区发展、专注卤制品链群建设,推动冻眠保鲜技术“揭榜挂帅”,建设京物链物流园、集中供热项目,为卤制品链群迈向千亿提供坚实支撑。

武冈市稠树塘镇党委书记 刘小群:

稠树塘镇紧扣“党建+产业链”部署,积极融入武冈市卤制品百亿产业集群,充分发挥法新豆腐国家地理标志和省级非遗品牌优势,党建引领“一园两坊全域”豆卤产业发展。

图片

“一园”培植亿元产业。豆腐好在于水好,利用独有的水资源和零添加的豆清液,规划十亩地建设法新豆腐产业园,同步配建芥菜产业园,利用豆腐制作中产生的豆清液泡制酸菜,形成绿色、环保的亿元产业。

“两坊”引领产业规范。2023年建设法新豆腐龙田坊和法新坊两个村集体经济产业,引领全镇豆制品行业规范化建设。在2024年武冈市豆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比中,稠树塘镇4家作坊获得表彰奖励,其中法新豆腐龙田坊获得一等奖,并被评为武冈市豆制品小作坊环保整改示范项目。龙田村与法新村全员参与大豆种植1300余亩,参与豆腐制作与销售的村民70余人,培植豆腐作坊5家、豆制品餐饮店3家,年均总收入达1000余万元,产业共带动脱贫户190户676人实现稳定增收。

“全域”打造豆腐小镇。全域种植大豆,全镇种植大豆11000余亩,原料本土化,打造“地域性”法新豆腐品牌。全域发展豆制品,龙田村、法新村主打水豆腐制作和豆干,其他各村从这两村引进水豆腐或豆渣发展一村一品,比如甘田村发展卤豆腐、苏龙村发展霉豆渣等;计划全域种植芥菜,消耗豆清液发展酸小二泡菜。讲好法新豆腐故事,建设幸福美丽院落16个,其中5个获武冈市奖励,1个获评邵阳市同心美丽乡村,1个获邵阳市和美湘村,打造独具特色豆腐小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武冈市稠树塘镇龙田村党支部书记 王能武:

龙田村紧扣稠树塘镇“一园两坊全域”豆卤产业发展规划,带领村民创新发展路径、壮大特色产业。立足本村岩涌水资源优势,2023年建设法新豆腐龙田坊,推动豆腐产业规范化发展。2024年法新豆腐龙田坊产值达400万元,获评武冈市豆制品小作坊环保整改示范项目,并在武冈市豆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评比中斩获一等奖。 通过“党群议事小院”集思广益,创新“无闲借融交流”六法,确立“一店两厂三基地”发展思路,除法新豆腐龙田坊外,相继建成积分商店和龙田自来水厂,发展中药材基地100亩、大豆种植600亩、蚕桑种植150亩,拓宽产业维度。通过产业带动,99户347名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村级集体经济从2022年的5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300余万元,528户村民户户有分红。如今的龙田村,先后获评邵阳市美丽湘村、邵阳市和美乡村,一幅“产业兴、村庄美、日子甜”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武冈市稠树塘镇甘田村党支部书记 周民达:

甘田村地处武冈东部高山台地,平均海拔750米。甘田村用活“法新豆腐”金字招牌,做活“一颗豆子”上下链条。

立足“党建+”与“产业链”双向融合,党支部牵头大力推广豆制品产业,包片联系豆腐作坊、家庭作坊和种植户,助推豆卤产业发展。“石榴籽夜话”聚合力,把会议场搬到农家屋场、晒场、院坝等地,把“发展豆制品”“对接产业园”等议题摆出来,让大家共商共议;依托“石榴籽积分超市”,把参与大豆种植、支持作坊升级的行为纳入积分奖励,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同步推行“四议两公开一协同”等制度,聘请18名清廉观察员,对产业项目资金使用、原料采购等环节全程监督,确保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高山台地昼夜温差大、岩涌水富含微量元素,种出的大豆蛋白含量高、杂味少,我们重点发展大豆、芥菜种植,联动周边村形成产业带,与即将建成的法新豆腐产业园及配套泡菜产业园搭建供应产业链。与此同时,我们也按照镇党委“多元兴产”的思路拓宽产业版图:一面深耕山林经济,打造千亩油桐油茶套种的“小南山同心产业园”;一面布局循环经济,邵阳市中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炉渣综合利用项目、农丰有机肥项目相继落地,成为全市环保产业龙头,产业“多点开花”的格局慢慢形成。

甘田村的山水藏着独特人文魅力,“小南山”草场数千亩绿草如茵,夏日避暑露营、观日出日落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把豆业与文旅串珠成链,形成了“观日出赏风光、听故事悟精神、体验非遗品美食”的一日游闭环:体验大豆幻变非遗法新豆腐的神奇,品尝中国村厨村艺大赛湖南专场金奖“法新豆腐八仙宴”的鲜香,带走原地域法新豆腐伴手礼,扩展了法新豆腐等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卤制品产业链群党工委派驻乡乡嘴食品公司第一书记 欧扬帆:

作为派驻乡乡嘴食品公司党支部第一书记,我们立足“政策宣传员、困难协调员、发展指导员”定位,架起党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连心桥。帮助企业锚定年产值10亿元、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标,推动企业产品提质、扩能扩销,“虎皮豆干”稳居全网销量第一,今年销售额突破2.5亿元。协调解决双全食品物流通道问题,帮助亚太食品办理出口许可证,助力长园食品融资100万元,推动家家康公司64万元工业发展资金及时到位,为华鹏食品制定盘活方案。今年以来,链群首批5名第一书记共走访企业30余次,解决难题16个,提请上级协调解决事项22个,链群党工委成为企业最可靠的“娘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