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7日湘西讯(通讯员 丁丹 张红军 施涛明)9月27日16时许,家住花垣县的常某(化名)在刷短视频时,一条宣称“考驾照可快速拿证”的引流广告引起了他的注意。抱着求快的心态,常某点击广告后,页面自动跳转至某app聊天界面,一名备注为“小可”的客服已发送消息等候。 常某主动询问“快速拿驾照”的具体方法,客服“小可”随即提出要求:需提供身份证信息、手持身份证的半身照片及手机号码,同时让他下载一款名为“驾照快考”的APP。常某按指引下载并打开该APP后,界面直接弹出“某钉”的下载链接。完成app安装并登录后,一名客服立刻发起语音通话,称“想快速拿证,必须先完成科目一、科目四的打卡学习”,并引导他点击界面上的一个图标。 常某点击后,屏幕弹出“面部识别”提示——实则这是伪装成人脸识别的屏幕共享连接确认键。随后,对方以“打卡学习需持续人脸识别验证”为由,不断唆使常某配合操作,并要求他全程保持通话不挂断。就这样,常某在对方的远程引导下连续操作了7个多小时,直至需外出接孩子才挂断。 不久后,常某接到亲戚朋友的电话,被告知其微信号已被盗用,他这才察觉异常。经查,其名下银行卡已被分55笔盗刷,累计损失达5万余元。随后,常某急忙前往派出所报案。 反诈警示 1.牢记“驾照无捷径”:依据法律规定,机动车驾驶证必须通过正规学习、考试获取,任何“快速拿证”“免考包过”的宣传均为诈骗。 2.严守信息安全防线:身份证、手持身份证照片等敏感信息切勿轻易泄露,此类信息是骗子盗取账号、办理业务的关键凭证。 3.警惕陌生链接与软件:非官方渠道的APP、链接一律不下载、不点击,尤其要警惕“从A软件跳转到B软件”的多层引导行为。 4.认清屏幕共享风险:屏幕共享会同步暴露手机内所有信息,凡是陌生人以“验证”“打卡”等名义要求开启屏幕共享或反复人脸识别的,必是诈骗。 5.及时核实异常情况:遇到陌生人远程操控手机、要求长时间配合操作等情况,务必先与家人朋友沟通核实,或直接向交管部门、警方咨询。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