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卦非遗手作店一角。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朱志姣 李彩虹 白玲川 常德报道 走进常德老西门的茶卦非遗手作店,最先抵达的并非视觉,而是嗅觉。一股沉稳的复合香气——当归的温润、沉香的宁神、藿香的清冽——如丝绸般缠绕而上。这味道,是主理人尹姣姣为访客准备的第一份见面礼,也是一把通往旧日时光的钥匙。 几十平米的空间里,老榆木桌椅带着各自的故事静静伫立,那是尹姣姣从各地淘来的老物件。未经修饰的水泥墙面粗粝清冷,反而将焦点让给了空间的主角——香。展架上,一粒粒合香珠、一串串手串、一对对耳环静置其间。这里不是博物馆,而是一个可以亲手触碰、甚至让一段古老时光在自己手中成型的地方。 作品展示。 缘起:在速朽时代寻一处本心 “我想创造一个完全能放空自己、回归本心的地方。”这个朴素的念头,是尹姣姣创办茶卦的初心。 她对非遗的热爱中夹杂着对传承困境的担忧。看到许多精妙技艺随老一辈传承人老去而式微,公众认知却仍停留在“古老而遥远”的阶段,尹姣姣决心搭建一座桥梁——一端连着古老的智慧,一端伸向现代人对文化体验与精神共鸣的渴望。 于是,茶卦应运而生。这里不只是展示窗口,更是一个文化客厅,邀请人们走进来,亲手“活”化非遗。 中药原料。 体验:在手作中与古老对话 馆内提供四十多种非遗体验项目,尹姣姣的选择标准明确而务实:必须具有“实际实践场景”,让普通人能参与其中。 在茶卦,非遗不是玻璃柜里的标本。以最受欢迎的合香珠为例,参与者要先学习辨识数十种中药粉,了解其药性与香韵,然后亲手揉合香泥、搓制药珠。“这不仅是制作饰品,更是炮制一味‘可佩戴的香’。”尹姣姣解释道,“它在腕间伴随,兼具养生与疗愈之功。” 为了让深奥的非遗变得亲切易上手,尹姣姣在“原真性”与“趣味性”间寻找平衡。她以合香珠为例:“我们必须保留核心技艺与文化内涵,这是‘根’。”但在教学时,她会融入中医药文化的故事,同时简化复杂工序,提供清晰指导,确保零基础的顾客也能在一下午的时光里,收获带着体温的作品。 手作成品。 传承:让非遗成为温暖的陪伴 技艺的准确与专业是茶卦的生命线。馆内指导老师以官方认证的代表性传承人为主,如中国结编织传承人秦笑、长沙剪纸传承人汤静怡等。合作时,尹姣姣极度尊重传承人的专业意见,同时提供教学支持,让匠人能心无旁骛地传授。 除了经济效益,尹姣姣更看重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社会价值。她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带着患有焦虑症的儿子来到茶卦。整个下午,男孩沉浸在制作合香珠的过程中,异常安静、专注。手工结束后,他对妈妈说:“谢谢你陪我一下午来做手工。” “那一刻,我觉得我们做的一切都有了答案。”尹姣姣说。非遗在这里成为一种温暖的媒介,连接人与人,安抚焦躁的心灵。 对于未来,尹姣姣希望三年后的茶卦能成为深度融合科技与文化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她计划引入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让非遗突破物理边界,触达更多人。 在一切求快的时代,尹姣姣和她的茶卦选择慢下来。用一搓一磨的手工守护时间技艺,用盈满药香的空间安放现代乡愁。这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座桥,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能成为桥上的行者。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