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陆府、曲园、费大厨、串小白、绿草地……谁是你心目中的衡阳菜标杆?红网推出《我为“衡阳菜”扛大旗》系列报道,深入本土餐饮标杆企业,用短视频镜头聚焦一道道 “招牌硬菜”。这不仅是对衡阳菜美食文化的鲜活呈现,更为衡阳的市民与游客提供直观、贴心的 “美食指南”。 刀哥的拿手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阳正坤 实习生 刘烊垟 程芯 衡阳报道 中午12点,阳光正好。刀哥的拿手菜(石鼓区店)逐渐热闹起来。三两好友相约、一家老小围坐,热气腾腾的菜肴被端上餐桌。笑声、谈话声、碗筷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在这家社区饭店里,每日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温馨场景。 走进店内宛如置身于自然惬意的乡村小屋。 走进店内,原木色的梁柱结构引入眼帘,两侧装饰着仿古小窗,假树与藤蔓巧妙点缀其间,暖黄的灯光洒落在木制桌椅上,宛如置身于自然惬意的乡村小屋。这里没有浮华的装饰,没有刻意的精致,却有一种让人放松的亲切感。 “我们不做满汉全席,只做让客人放心的家常菜。”品牌创始人刘建军表示,他的理念很朴实:把饭店打造成社区里的“家庭厨房”。刀哥的拿手菜将服务半径精准定位于周边三公里,人均30-40元的价格,让居民们推门即享受在家吃饭般的温暖与安心。 渣江假羊肉。 翻开菜单,仅21道菜品的选择让人略感意外,但这正是品牌的精心设计。“我们的食材都是上午买,中午卖,下午买,晚上卖,保证每天的食材都能够当天售完,从源头上保证菜品的新鲜度。”刘建军解释道。 这种“做减法”的勇气显得尤为珍贵。每月末,刘建军都会根据销售数据更新菜单,淘汰末位菜品,同时引入新品。这种动态调整既保证了顾客的新鲜感,也是坚守品质的务实做法。 走进后厨,只见灶火正旺,锅气蒸腾。这里坚持只用盐、味精、耗油、酱油等调料,拒绝鸡精等复合调味品,一切只为突出食材本味。 “刘老板,我们家小孩好喜欢吃牛排,下次可以教一下家庭牛排怎么做吗?”餐桌上,一位老顾客笑着提议。这样的互动在刀哥的拿手菜并不罕见。刘建军更新的做菜教学视频,已成为品牌的另一张名片。 刘建军更新的做菜教学视频,已成为品牌的另一张名片。 从一道排骨的多种做法,到鸡的不同口味演绎,这些视频不仅让在外的衡阳人尝到家乡味,更让衡阳菜的烹饪技艺得以传播。“热爱美食就是热爱生活。我想让更多人了解衡阳小炒。”刘建军说。 目前,刀哥的拿手菜(华新店)的外卖服务已经上线,这些充满锅气的衡阳地道美食,正通过外卖骑手的传递,走进更多家庭的餐桌。 从一家社区小店,到如今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家庭厨房”,刀哥的拿手菜用最质朴的方式,书写着属于普通人的美食故事。它不追求成为网红,只想做你我家门口那家温暖、安心的小店——这或许正是餐饮最本真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