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9日,4名蒙面人员潜入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抢走了8件拿破仑时期珠宝,全程用时仅几分钟,4名作案人员目前仍然在逃。20日,卢浮宫继续闭馆。可能有小伙伴要好奇了,卢浮宫这样的世界顶级博物馆也能被盗?别急,这起“世纪大劫案”的细节已为你梳理,解答你的疑惑。 最惊人的大案手法却很“朴素” 很多人想象中的卢浮宫窃案可能是这样的: 高智商犯罪团伙里应外合 不仅有各种高科技设备屏蔽馆内监测 而且小偷都是三头六臂 精通易容换装的“行中高手” 伪装成建筑工人 从监控死角进入 然而现实却很“朴素” 当地时间19日9时30分左右 4名嫌犯驾车来到卢浮宫外 塞纳河一侧的外墙施工区 这部分区域因历史建筑保护限制 未能完全安装监控设备 处于监控死角 嫌疑人在那里 架设了一台升降装置 从建筑物外部阳台轻易就潜入了室内 施工区的存在为他们的升降梯 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被嫌犯打破的窗户 嫌犯中2人身穿黄色背心伪装成建筑工人 利用升降吊篮进入卢浮宫 他们分工细致、目标明确 每个人都直奔一个展示橱窗 效率极高,没有停留片刻 2人用角磨机打碎橱窗劫走文物 期间还用角磨机威胁博物馆工作人员 作案过程迅速 得手后迅速逃离 警报于9时37分被触发 当时馆内及邻近区域共有5名工作人员 他们立即按照安全预案采取行动 第一时间联系执法部门 优先确保现场人员安全 但在执法人员赶到前 嫌犯便通过升降机从窗户逃离 和等在外面的两名同伙汇合 并于9时38分骑着摩托车逃走 从嫌犯开始作案算起 整个过程持续约7分钟 嫌犯进入室内后 只用了不足4分钟就完成盗窃 共盗走8件珍贵文物 现场遗落一件 在逃走时,一名盗贼企图纵火焚烧 其所使用的机动车辆 但被一名卢浮宫工作人员及时制止后逃逸 警方在现场发现了 两台切割机、一具喷灯、一些汽油、手套 一部对讲机以及一条毯子 根据法国文化部发布的消息 共有9件“价值不可估量”的文物遭抢劫 其中8件被嫌犯带走 1件遗落在现场 被盗走的8件具体包括:
嫌犯在逃离时遗落了 欧也妮皇后的皇冠 这顶皇冠镶嵌有上千颗钻石和宝石 目前皇冠状况正在评估中 失窃珠宝名气大 拍卖行人士称卢浮宫窃贼很难销赃 法国最大的拍卖公司之一、巴黎德鲁奥拍卖行总裁亚历山大·吉凯洛表示,犯罪分子最好能意识到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主动归还这些珠宝,因为这些珠宝的名气太大,几乎完全无法销赃,即便他们试图拆解珠宝、单独出售。 检方立案调查 总统府实时跟进 巴黎检察院宣布,案件已以“有组织团伙盗窃”和“为实施犯罪而结伙作案”罪名立案调查。案件由巴黎司法警察局重案组负责侦办,并由中央文物走私打击办公室协助。警方正全力追捕卢浮宫大盗。 卢浮宫博物馆安保漏洞 震惊全世界 案发时博物馆已开馆半个小时 这起劫案可以说是“光天化日”下进行的 劫案发生后 法国司法部长达曼宁承认 卢浮宫安保存在隐患 隐患一: 卢浮宫建筑复杂 安全风险点较多 作为始建于12世纪的皇家宫殿,卢浮宫的建筑结构天然存在防御短板,建筑外立面的阳台、通风井、脚手架等为外部入侵提供了便利。 还有人质疑,嫌疑人使用的升降装置没有经过安检就运入博物馆区域,这也暴露了安保的另一个漏洞。 隐患二: 客流量大 安保人员及措施捉襟见肘 卢浮宫的安保隐患由来已久,据法国审计法院报告,尽管该博物馆的一个侧翼仅有四分之一的区域装有视频监控,但安保升级却一再被拖延。卢浮宫的一名安保人员指出,卢浮宫与法国文化部在文化遗产保护岗位上的削减开支,是导致此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卢浮宫安保人员 伊莉斯:过去十年里卢浮宫失去了190个安全和监控岗位,在法国文化部有一个专门负责安全、 安保和文化遗址保护的部门。在过去十年里,该部门被削减了25%的岗位。当你取消专业岗位时,你迟早要付出代价,这次发生的抢劫事件,比电影情节更夸张、更严重。 法国近两月连遭三起博物馆盗窃案 卢浮宫劫案引发法国社会对博物馆安全的广泛关注。而事实上,这已是近两个月内法国博物馆遭遇的第三起盗窃案。 9月17日,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被盗,展出的自然金块标本失窃,价值约70万美元。 9月4日,法国西南部利摩日的一家博物馆报告失窃,丢失三件中国瓷器。 不只是在法国,近年来欧洲各地的博物馆频繁成为窃贼的目标。 盘点欧洲博物馆近年来重大失窃案 无独有偶,就在卢浮宫劫案发生前几天,已故西班牙绘画大师巴勃罗·毕加索一幅画作在从该国首都马德里运往南部城市格拉纳达参展时离奇失踪。 近些年来,欧洲的博物馆多次发生重大失窃案。 2008年,一伙窃贼闯入瑞士苏黎世的“比勒基金会”博物馆,盗走了价值1.6亿美元的4幅油画。这4幅画分别出自梵高、塞尚、德加和莫奈之手。梵高与莫奈的作品很快被寻回,塞尚的画作则在2012年才被找到。 2010年,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遭窃,总价值达1.2亿欧元的5幅名画被盗。其中包括毕加索的《鸽子与豌豆》、马蒂斯的《田园曲》,以及莫迪利亚尼《持扇的女人》等。2017年,3名窃贼被捕,但声称已经将5幅名作全部销毁。 2012年,窃贼从荷兰鹿特丹的“康索现代艺术中心”盗走了毕加索、马蒂斯、莫奈等艺术家的7幅画作,价值数千万欧元。2013年,一名罗马尼亚男子及多名同伙因该起盗窃案被定罪,但7幅被盗名画下落不明。 △《女人头像》,毕加索 同一年,希腊国家美术馆3件艺术品遭窃,其中包括毕加索1939年创作的《女人头像》,以及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磨坊》。2021年,希腊警方宣布,失窃九年的这两幅作品被找到。 2019年,位于德国东部德累斯顿的绿穹珍宝馆被盗,窃贼盗走了镶嵌着4300余颗钻石的珠宝,这些珠宝估价超过1.1亿欧元。大部分珠宝后来被追回。 2020年,梵高名作《春日花园》在出借给荷兰辛格·拉伦博物馆展出期间遭窃。2023年,荷兰警方宣布追回该画作。 专家:案件揭示欧洲社会动荡现实 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劫案的背后, 折射出欧洲社会进入一个相对动荡期。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 崔洪建:我觉得这些事件背后,一方面暴露出欧洲在文物管理和保护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折射出欧洲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动荡期。 欧洲多数的文保单位、博物馆等机构,管理相对比较松散,多半是以社会为主体来进行管理。同时,政府的支持并不体现在对这些单位的强力保护方面。 当前一段时期,包括法国以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无论是政治还是社会经济都进入了一个比较动荡,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的时期,应该说整个社会的不稳定,影响了人心的安定,也在不断恶化社会的治安环境。 责编:张岚 一审:张岚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