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出海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对高质量、专业化海外综合服务需求显著增加。为支持出海企业平稳健康发展,近日,商务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优化完善公共服务、集成创新地方服务、延伸健全海外服务、加强经贸合作保障、拓展提升专业服务、提升出海企业能力等6方面的16项举措,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维护企业海外正当权益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我国首个海外综合服务领域的指导文件。 另据商务部官网10月9日消息,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 公告明确提出,对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含电芯和电池组)、高压实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以及相关设备与技术进行出口许可管理。同时,对粒径在特定区间内的人造金刚石微粉与单晶产品也纳入管制范围。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锂电领域出口管制是针对高端产品和技术进行精准管控,意味着我国在开放大部分产业链国际合作的同时,正有意识地保留在尖端材料与技术领域的战略优势,以统筹发展与安全。 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我国外贸“新三样”之一,随着上述政策的出台,将为出海电池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出口26.7GWh,环比增长18.2%,同比增长28.3%,占当月销量18.2%。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出口占比分别为66.0%和34.0%,和上月相比,其他电池占比提升0.6个百分点。 1-9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199.9GWh,累计同比增长45.5%,占前9月累计销量18.7%。动力和其他电池占比分别为64.6%和35.4%,和1-8月累计相比,动力电池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动力电池方面,9月,我国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7.6GWh,占总出口量66.0%,环比增长17.1%,同比增长50.9%;1-9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为129.1GWh,占总出口量64.6%,累计同比增长32.7%。 按材料类型划分的动力电池出口量(单位:GWh) 按照动力电池的材料类型划分,9月,我国三元动力电池出口量为10.7GWh,环比增长22.8%,同比增长32.1%,占比为60.6%。1-9月,我国三元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75.7GWh,累计同比增长22.5%,累计占比为58.7%。 9月,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口量为6.8GWh,环比增长9.1%,同比增长96.0%,占比为38.7%。1-9月,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52.4GWh,累计同比增长51.8%,占比为40.6%。 按材料类型划分的其他电池出口量(单位:GWh) 其他电池方面,9月,我国其他电池出口量为9.1GWh,占总出口量34.0%,环比增长20.3%,同比下降0.5%。1-9月,其他电池累计出口量为70.7GWh,占总出口量35.4%,累计同比增长76.3%。其他电池多数为储能电池,正极材料基本为磷酸铁锂材料。 企业层面,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出口同比增长28.3%,中创新航、比亚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中汽新能等超过平均增速。其中,中汽新能、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增幅分别为394.4%、248.3%和140.7%。 1-9月,动力和其他电池出口累计同比增长45.5%,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超过平均增速。其中,瑞浦兰钧和蜂巢能源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增幅分别为226.7%和174.2%。 9月,动力电池出口同比增长50.9%,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超过平均增速。其中,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增幅分别为291.9%和105.4%。 1-9月,动力电池出口累计同比增长32.7%,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超过平均增速。其中,蜂巢能源实现同比翻倍增长,增幅达1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