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多个城市的土拍热度仍在延续,房企也积极寻找机会。 10月22日,成都出让两宗郫都区涉宅用地,地块位置邻近,均由万科和成都润弘投资联合体底价竞得,成交价分别为2.34亿元、0.82亿元,两宗地块总成交金额为3.16亿元。同日,市场公开信息显示,万科旗下徐州茗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摘得徐州铜山区XT2025-13地块。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万科至少已经在9个城市的土地市场进行“补货”。此外,记者梳理发现,土地市场的热点仍集中在核心区域的优质地块上。近日,杭州四季度的土地首拍——主城区滨江区浦沿单元一宗涉宅地块经过22轮竞价,由大家房产以总价12.64亿元斩获,溢价率达到19.93%。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进入下半年房企继续在重点城市加快“补仓”。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市场出现部分“调规再出让”地块,政府通过降低容积率、降低商业比例等方式提升土地价值,获得市场认可。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7278亿元,同比增长36.7%,增幅较1至8月扩大8.7个百分点。除公开市场拍地,部分房企还通过收购形式获取大规模土地,北京、上海、厦门等核心城市高总价地块交易频繁。其中,央企、国企凭借其资金优势,仍是绝对的拿地主力。 中指研究院认为,2025年前三季度房企拿地进一步“聚焦”,热点城市优质地块供应增加带动土地出让金同比实现增长。从趋势来看,四季度通常是一年推地高峰,近年来四季度推地规模占全年比例在40%左右,预计市场供应将有所增加,但市场热度仍取决于新房销售能否持续好转,预计短期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态势或将延续,但多数城市土地市场或继续低温运行。 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热点城市之外,多数城市土拍表现相对平淡,尤其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中,推出、成交指标同比均下降。对企业而言,在招拍挂公开市场,仍需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但应避免拿“高价地”,以确保增量项目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提高资源质量,着力打造“好房子”产品。 |
2 小时前
昨天 22:58
昨天 21:48
昨天 20:38
昨天 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