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23日讯(通讯员 伍彬彬 陈依然)祁阳天青雨具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落户祁阳,这家总投资1亿元的雨具企业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性价比,精湛的工艺实现产销两旺,并带动下游16个乡村代加工点促就业,稳民生。 走进天青的生产车间,一排排不同的机器整齐有序排列,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一匹匹图案精美、颜色亮丽的伞布变成一片片亟待缝合的半成品,一卷卷钢片也在机器的阵阵轰鸣声中变成了伞骨的不同部位。工人们各司其职,大裁、小裁、合片、打带、打顶、打珠尾、缝伞等各项生产环节有条不紊进行,让一组组配件最终加工成成品雨具。王艳丽从天青最初在福建设立工厂时就一直从事伞布合片,企业搬来祁阳后,她也成为了合片区的“中坚力量”。 天青雨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王艳丽介绍:“现在做合片已经做了三十年了,八个小时可以做600支合片,平常还会去扶贫车间教学员,现在学员学了一个月了,学员一天可以生产200多支合片。” 天青所用的伞布全部来自位于祁阳高新区白水片区的东骏纺织,这种从布料采购到成品生产都在同一园区的全产业链模式,缩短了物流时间,节省了运输费用,让产品的性价比大大提升。目前,天青生产的成品雨具出厂价在10元-29元之间,稳定供货给多个电商平台,企业对接合作的国内经销商有300余家,外商客户20余家。 天青雨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周长江介绍:“我们天青雨具祁阳(高新区)和白水那边工人加起来有700人左右,现在三楼成品生产车间有110名员工左右,生产供不应求,订单比较多,产量正在稳步往上升,现在每天可以产制6000支雨伞左右,在一个月之后能增加1万多支产能。” 接连不断的订单也催生了下游半成品代加工厂的发展。位于下马渡镇的骏茂雨具有限公司是天青雨具16个代加工点的其中一个,这家以居民自建房为“大本营”的乡村生产车间,不仅解决了订单供不应求的“痛点”,更谱写了村民共富的篇章。 骏茂雨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廖欢欢说:“目前我这个厂有60多个人员,基本上都是附近的居民、宝妈,然后一些退休的人可以在这里领一些手工回去做。厂里的订单来源都是天青总厂那边,因为他们厂里有大量的做不完的订单下放到我这里代加工。我们加工质量把关也蛮严的,比如做完上一道工序,下一道工序的人就会检查上一道工序有没有做好,现在每天能够组装生成5000多把伞。” 工厂会对新进员工实行免费培训,对于周边村民来说,在这里工作既能学技艺、赚收益,还能兼顾家庭,深受大家欢迎,曾经的“闲置劳动力”变成了如今的“产业工人”。 骏茂雨具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周娟说:“我从七月份开始就在这里,一来觉得近,对屋里照顾也蛮好,我们在这里做都是熟人,老板也是熟悉的人,在这里做点事一个月弄得两三千块钱一个月,也能照顾家庭,我就觉得蛮好。” 目前,天青雨具的订单量仍然在稳步增长中,并不断发展下游代加工车间,企业满负荷生产后,预计月产雨伞可达300万把。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