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一粒小小的黄精,如何撬动一个县域的大产业?近日,记者深入怀化新晃的黄精产业腹地,循着产业链的脉络,零距离对话一线的创造者与守护者。从育苗基地里的守望,到种植田间的耕耘;从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到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是新晃黄精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10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中国黄精产业发展大会将在新晃召开。10月21日起,红网怀化站推出系列报道“新晃黄精产业‘新’声”,一起聆听来自黄精产业核心腹地最真实、动人的声音。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雷文霞 通讯员 彭凤华 米婕僡 蒲士宣 怀化报道 近日,记者走进新晃波洲勤德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一股浓郁的面香扑鼻而来。只见工人们身着统一工装,在自动化设备与手工工序之间有序穿梭,一根根淡黄色的面条在传送带上缓缓延展,宛若流动的画卷。
新晃波洲晒面。 “一碗黄精粉掺进面粉,只需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转变。”新晃侗族自治县波洲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杨觉震一边检查面条的韧性,一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该公司生产的黄精面条以优质小麦粉为基础,既保留了传统阳光晾晒技艺,又融合了现代生产工艺。负责人随手拿起一把面条展示:“你看,每根都整齐柔韧。煮后汤色清亮不浑汤,面条半透亮不粘条,入口爽滑筋道。” 当天,记者恰遇从贵州驱车专程前来采购的姚茂州。他表示:“母亲很喜欢新晃波洲晒面,这次特意来购买,既为这份健康,也为这个味道。” 新晃黄精面条不仅是一款食品,更是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产物,它以其独有的健康价值与品质追求,展现出地方特色产业在创新与发展中的生动实践。 往期报道: |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1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