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评论丨湘水邀荆楚,这场人才之约藏着奋斗的温度

微信图片_20251025145002_13_243.jpg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武汉站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摄影:秦楼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武汉站)系列评论之五

□王乐乐(中南民族大学)

十月的武汉,东湖波光粼粼;数百公里外的湖南,湘水奔腾不息。10月25日,武汉大学竹园体育馆内人头攒动,湖南省“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武汉专场招聘活动在此举行。这场跨越长江的人才之约,不只是带来了400多家用人单位的1.4万余个优质岗位,更用实打实的诚意与温度,让荆楚学子真切看到了三湘大地的发展活力,还有那份包容待人的胸襟。

要是说这场活动最突出的特点,那一定是“精准”和“全面”。跟常见的招聘会不一样,那些招聘会往往是“广撒网”,岗位堆得不少却难对口,而湖南这次带来的岗位,全是盯着重点领域来的——近4500个制造业岗位、1247个产业链龙头企业岗位,刚好对接上武汉高校在工科、理科方面的人才优势。像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新能源的同学,一找就能找到适配的方向,不用在一堆不相关的岗位里浪费时间。

更贴心的是,活动不只是帮大家找工作,还想着有创业想法的青年。湖南湘江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等8家平台,直接带来了1560个创业工位,从办公空间到配套服务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真正做到了“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的全链条覆盖。这种“既给饭碗,更给舞台”的设计,让招聘不再是简单的“供需匹配”,更像是一场为人才长期发展考虑的战略对接。

而这份精准的背后,藏着的是湖南招揽人才的满满诚意。省领导带队来武汉,这举动早就超出了“招聘”本身的意义——既是湖南重视人才的直接体现,也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一文化基因在当下的实际行动。更让人心里暖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诚意:最高能给到百万年薪,一举打破了“内陆省份薪资竞争力弱”的固有印象;还有贯通整个职业生涯的支撑网络,从实习见习到高端人才引进无缝衔接,让学子们清楚看到,湖南不是“一时引进”,而是抱着“长期培养”的决心。

为什么越来越多外地学子愿意把目光投向湖南?答案就藏在文化、城市与机遇这三重吸引力里。从文化上来说,湖湘文化里“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和武汉“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特别契合,这种精神上的共鸣,让荆楚学子到了湖南很容易找到归属感。就像屈原在汨罗江边抒发的家国情怀,和伯牙子期在汉阳古琴台的知音故事,虽然隔了上千年,却都传递着对理想与价值的追求。从城市来看,湖南的友好和宜居是真的能看得到、摸得着——长沙作为“媒体艺术之都”,既有橘子洲头的自然风光,也有五一广场的烟火气,房价友好、生活方便,年轻人不用为了“生存压力”,就放弃“生活品质”。至于机遇,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的数字活力、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创新氛围,让不同专业的学子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这种“既能实现理想,也能享受生活”的状态,正是现在年轻人向往的样子。

要是把湖南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里看,它的吸引力就更独特了。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腹地,湖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随着沿海产业向内陆转移的趋势,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对外地学子来说,选择湖南不只是选一座城市、一份工作,更像是选了一个站在风口的发展平台——在这里,既能参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这些湖南的优势产业升级,也能投身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创新,甚至有机会借着湖南的区位优势,把自己的成果辐射到中部乃至全国。这种“立足湖南,就能放眼全国”的发展可能性,让不少学子都动了心。

这场湘水与长江的人才之约,没有喊华丽的口号,却用实打实的岗位、有温度的政策、有潜力的未来,让“选择湖南”成了越来越多青年的主动选择。就像湘水一直奔腾不息,湖南对人才的渴望与尊重也从来没停过。那些带着荆楚灵气的青年,终会和三湘大地双向奔赴,在这片热土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

相关阅读:

青椒评论丨洞庭两岸楚音齐,潇湘喜迎汉水才

青椒评论丨湘鄂聚才:实现“惟楚有材”的现代转化

青椒评论丨湘鄂携手,让人才流动变成发展“加速度”

青椒评论 | 三湘热土,何以引才留才?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
湖南“国字号”打卡地再添两处发布时间:2025-10-25
下一篇:
我选湖南|武大博士的“归湘”心愿:学成归来 建设家乡发布时间:2025-10-25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电子邮箱:624937665@qq.com
客服电话:18890353030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河街道湘江北路三段1500号A3区北辰国荟5302室

Powered by 湖南聚嘉财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ruyici.top Inc.( 湘ICP备202408986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