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和明 记者 孟佳钰 郴州报道 在中医哲学里,一味当归,引血归经。而在嘉禾,医者李辉从都市毅然返回家乡,如同药力归于经络,他将自己的事业与生命扎根于故土。多年来,李辉以银针草药为乡邻驱散病痛,以诚信公益温暖一方人心,在嘉禾这片土地上默默书写着当代中医人的仁心与担当。 草药香里的初心:传承医者使命 1982年春天,李辉出生在嘉禾县珠泉镇金田社区的一个中医世家。童年记忆中,家里的堂屋永远飘着草药香,祖父和父亲坐在八仙桌旁,一边为患者搭脉问诊,一边讲解药理,银针在指间流转。耳濡目染下,“成为像长辈那样的医者”的种子,便在李辉心里生根发芽。 2002年从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李辉的从医之路从基层起步。他先回到嘉禾县盘江乡,背着药箱走村串户,为留守老人治疗风湿、腰腿痛,缓解村民的“看病难”;随后,他南下深圳、东莞等地,在诊所中接触到更多疑难杂症,不断精进医术,将祖传医技与现代诊断方法相结合。 放弃高薪归乡:回应乡亲的呼唤 2011年,已是深圳某中医诊所骨干的李辉,接到了家乡老顾客的电话:“想到看病就头疼,你要是能回来就好了。”电话那头的期盼令他彻夜难眠。一边是丰厚的薪资与稳定的前景,另一边是乡邻的健康所系,他最终做出了选择:回家。 同年秋天,“国康大药房”在嘉禾县开业,药房最特别之处,是隔出了一间义诊室,墙上告示清晰写明:“针灸、推拿、正骨全免费,药方不收费,不强迫购药。” 起初,有人质疑这是“噱头”,直到桂阳县的李爱惠找上门。李爱惠受颈椎病困扰多年,头晕、手臂发麻的症状越来越严重,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治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找到李辉。李辉为她“针灸+推拿”的治疗方案,每天为她针灸穴位,手把手教她康复锻炼的动作。半个月后,李爱惠的症状明显缓解,一个月后基本痊愈。“李医生不仅没收一分钱,还反复叮嘱注意事项。”李爱惠逢人就夸。
李辉在弥漫草药清香的义诊室里忙碌。 十三年来,李辉已累计免费治愈各类疑难杂症患者超百名。义诊室内“仁心仁术”“医德高尚”的锦旗,见证着这位基层中医的付出。 公益长路:温暖传递不停步 2022年疫情期间,面对“长新冠”患者的咳嗽、胸闷等症状,李辉结合《伤寒论》古籍与临床经验,创新推出“穴位放血配合中药汤剂”疗法,通过针刺大椎、少商等穴位泄热排毒,辅以中药整体调理。 为减轻患者负担,他坚持低定价诊疗,并为困难群众免费送药。那段时间,他每天从早上七点忙到晚上十点,最高单日接诊量超过120人次。由于长时间进行穴位操作和反复手部消毒,他的手指一度红肿,嗓音也因为持续问诊而变得沙哑。期间,“国康大药房”始终坚持防疫物资原价销售,李辉还个人出资近4万元,向社区捐赠口罩、消毒液等紧缺物资,有力支援了基层防控工作,药房因此被授予“爱心企业”称号。 2021年至今,李辉投入公益资金已超过30万元,关爱精准送达不同群体。每年盛夏,他都会向环卫工人、快递员发放防暑用品;端午、中秋、腊八等传统节日,粽香、月饼和暖粥也随着他的心意传递给这些辛勤的“城市守护者”。
李辉在“爱心护考”服务点。 高考期间,他组织“爱心护考”行动,为考生和家长免费提供矿泉水、应急防暑药品等物资。逢年过节,他总会带着米、油、棉被等生活物资,上门慰问困难家庭与孤寡老人。2024年重阳节,李辉专程为宅候村41位老人送上价值26732元的保暖内衣、蛋白粉等物资。 面对“嘉禾好人”的荣誉,李辉依旧谦和如初:“我只是尽了一名中医的本分。乡亲们的健康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