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重磅榜单来了,排名大洗牌)
三季度A股强势上涨,公募基金规模迎来全方位扩容。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除债券基金外,其余各类基金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与股票型指数基金表现尤为亮眼,规模分别增长近7000亿元和1.1万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指数产品规模已逼近8万亿元,易方达、华夏两家基金公司的指数基金规模更是突破万亿元大关。 权益资产再度成为市场的焦点,这既为擅长主动权益投资的机构,也为股票ETF领域占据头部地位的公募基金提供了规模增长的重要机遇,同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也出现相应调整。其中,权益投资规模占比高、核心竞争力突出的基金公司,在三季度实现了更为显著的规模增长。 权益基金规模全面增长,股票型指数基金增长超万亿元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6.45万亿元,相比二季度末增长2.41万亿元,增幅为7.07%。 分类型来看,三季度期间A股市场表现强劲,上证指数持续上攻,逼近3900点关口,整体涨幅领跑全球市场。受此带动,权益基金规模大涨。 一方面,股票基金规模环比增加1.2万亿元,增幅达25.3%,其中积极投资股票基金和指数基金规模双双增长,纯指数股票基金规模单季度新增1.06万亿元,是股票基金中增幅最大的细分品类。另一方面,混合基金实现近6000亿元的规模增长,增幅达到17.89%。 计算可知,三季度,包括积极投资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在内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近7000亿元,包括纯指数股票基金和增强指数股票基金在内的股票型指数基金则增长1.1万亿元。 受“反内卷”政策发酵、权益市场持续走强、货币政策预期落空等因素影响,三季度债市出现明显调整。在此背景下,债券基金规模单季度减少1428亿元,是各类公募产品中唯一规模缩水的类型。 震荡市中,凭借独特的流动性优势,货币市场基金依然受到青睐,三季度规模增长4633亿元,增幅3.32%。
此外,三季度美股表现依然强劲,港股科技股表现亮眼,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加2254亿元,增幅33.18%,位列各类基金首位。 伴随着金价的一路上扬,商品基金的规模在三季度增长了244亿元,增幅超过9%。同时,基金中基金(FOF)凭借多元化配置和稳健表现,三季度末规模增幅达17.22%。 五家公募非货规模增量超千亿元 从非货币基金规模看,易方达基金非货币基金规模为1.81万亿元,位居全市场第一;华夏基金以1.52万亿元名列第二;广发基金以9916亿元位居第三;富国基金以9199亿元位列第四;南方、嘉实基金均超过8000亿元,分列第五、第六;华泰柏瑞、博时基金均超过7000亿元,分列第七、第八;汇添富、景顺长城基金分别以6559亿元和5692亿元,跻身前十。
在三季度权益类基金规模跃升背景下,该类型基金规模和占比较大的基金公司,非货币基金规模迎来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有五家公募三季度非货规模增长超千亿元。 其中,易方达基金三季度非货规模激增2866亿元,增幅近19%,位居非货规模增长榜首;华夏基金增长1951亿元,位居第二;富国基金增长1541亿元,名列第三。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也增长1000亿元以上,分别增长1074亿元、1052亿元。
此外,汇添富、景顺长城、广发、国泰、中欧、永赢等11家公司三季度期间非货规模分别增长超500亿元。 整体来看,非货规模增长靠前的公司权益投资优势突出,增量主要来源于权益规模的增长,不少还有自己的“专长”,且没有明显短板,在各类资产均有表现的结构性行情下推动公司整体规模走高。例如,景顺长城基金“固收+”规模录得较多增量。 受到债基调整等影响,部分固收产品尤其纯债类基金规模占比较大的基金公司三季度非货规模出现不同程度萎缩,7家基金公司规模缩水超过百亿元,18家公司规模缩水超50亿元。 全市场公募指数产品规模逼近8万亿,易方达、华夏指数基金规模破万亿 市场最关心的权益类基金(含QDII)方面,易方达、华夏、华泰柏瑞基金位居前三强。广发、嘉实、南方超过5000亿元,分列第四到第六位,富国、汇添富、国泰、中欧分列第七到第十位。
从增量榜单来看,借着股市强势上涨的东风,三季度基金公司规模增长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在主动权益与被动产品领域均有布局的头部公司,规模增长量位居前列;二是具备突出优势的公司增长显著,无论是擅长主动权益投资的机构,还是在ETF领域实力强劲的玩家,都迎来了较多规模增量。 其中,易方达基金以2757亿元的增量居首,华夏基金以1977亿元紧随其后。此外,广发、富国、汇添富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量超千亿元。 另外,华泰柏瑞、南方、国泰、嘉实、永赢、中欧等公司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600亿元,位居市场前列。
在权益类基金整体规模高歌猛进的背景下,仅有几家公司规模缩水,多为管理规模偏小的基金管理人,在“牛市”中产品布局缺位或吸引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全市场公募指数产品规模实现新突破,非货币ETF、ETF联接基金及其它场外指数基金规模合计逼近8万亿元。具体来看,非货币ETF规模近5.5万亿元,ETF联接基金规模达0.9万亿元,其他场外指数基金规模近1.6万亿元。 头部基金公司表现突出,指数产品规模增幅显著,已有两家管理人的公募指数产品规模超万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以约1.11万亿元规模领跑,华夏基金紧随其后、规模约1.08万亿元,华泰柏瑞基金相关规模达0.6万亿元。 此外,“股债跷跷板”效应下,部分基金公司“固收+”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量可观,为旗下偏债混合型基金规模的增长作出贡献,同样助推公司权益类基金规模水涨船高。 三家公司主动权益类规模增长超500亿元 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规模也是公募三季报的重要看点之一。 三季度,市场赚钱效应回归,主动权益基金也上演“王者归来”,规模大幅增长。尤其坚定发展主动权益业务的公司,增量可观。 三季度末,易方达基金以3129亿元的规模位列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榜单之首;中欧、广发、富国基金规模均超2000亿元,分列第二到第四位;汇添富、华夏、景顺长城、嘉实基金均超1500亿元,占据排行榜第五到第八位;兴证全球、南方基金以超1000亿元的规模跻身前十,分列第九至第十位。
增量方面,中欧、易方达、永赢基金三家公司主动权益基金增长超500亿元,位居增量榜单前三。 从增幅看,永赢基金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增长125.99%,截至三季度末规模超900亿元,距离千亿关口仅一步之遥。今年以来该公司主动权益规模增长766亿元,增量位列全市场首位,逐步迈入主动权益投资核心阵营。 此外,广发、华夏、富国、汇添富、华商、景顺长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三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超200亿元,位居市场前列。
业内人士认为,主动权益基金依然是不少基金公司实现规模增长的重要抓手。三季度市场赚钱效应释放,叠加优质基金经理的专业投研能力与长期业绩背书,不仅推动头部公司规模持续领跑,也让部分发力主动权益的中小公司实现跨越式增长。 随着投资者对长期稳健回报的需求提升,具备扎实投研功底、清晰策略体系的主动权益产品,仍将是基金公司争夺市场份额的核心发力点。 |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
半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