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李中声 娄底报道 冬季寒意渐浓,湖南冬电科技的生产车间里却热气腾腾。工人们正加紧组装一批批电取暖桌、电取暖茶几,准备发往全国各地。这家2021年成立的企业,以年均40%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成为电取暖桌领域的一匹“黑马”。
10月29日,冬电科技工人正赶制订单。刘勇 摄 “在娄底做电取暖产业,我们优势得天独厚。”冬电科技总经理王立冬说。他指的,是当地深厚的产业根基与近年来重点打造的电机、变压器、家电“三电”产业体系。 故事要回溯到二十多年前。1998年,娄底煤矿工人刘智勇首创“上下双热源电取暖桌”技术,并于2002年成功推向市场,为南方地区开启了电取暖的新模式。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娄底已从一家独秀,壮大为拥有百余家生产及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其中整机生产企业41家,年产量近60万台,年产值约40亿元。“瑞奇”“暖洋洋”“亿星”等本土品牌,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曾在娄底、广东两地从事供应链工作的王立冬,于2021年返乡创办冬电科技,专业生产取暖家电,并经营艾美特系列电取暖产品。2024年入驻娄底经开区电机产业园后,企业借助本地完善的供应链,全面推动技术升级:采用石墨烯发热材料,研发人工智能产品,实现年产销量近10万台。 娄底经开区作为“三电”产业的核心集聚区,通过建设硅钢与电机产业园,引进75个相关项目,打造出“15分钟产业生态圈”。在这里,从面板、五金冲压、升降电机,到喷涂、整机组装——所有环节已形成闭环。 2025年3月,总投资8.9亿元的涟钢冷轧家电板项目正式投产,为中高档家电提供了优质的钢材支持。而本地最大的面板供应商湖南精晶玻璃公司,为满足湖南、广东、湖北等地不断增长的需求,也正筹建新生产线,计划将产能提升两倍以上。
湖南精晶玻璃有限公司自动生产线。李中声 摄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机产业园内,电暖桌生产所需的五金冲压、电机制造、表面喷涂等环节,几乎可以“足不出园”一站式完成。 “过去七成以上的原材料和配件得从广东采购,而现在我们的本地配套率已超过70%,”王立冬说,“未来两年,我们希望通过上下游协同,将这一比例提升至90%以上。”更高的配套率不仅降低成本,也推动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落地,助力产品向智能化、复合化与环保化升级。 展望未来,王立冬信心十足:“我们有能力在未来五年继续保持4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努力成长为区域电暖家电的龙头企业。” 从一位矿工的发明,到一座城市的产业;从先行者的坚守,到新锐力量的奔涌——日趋完善的产业生态,正为娄底打造“电取暖桌之乡”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