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网时刻新闻10月30日讯(通讯员 鄢跃斌 杨英啟 李小安)“如果当时没有你们的及时帮助,我们家真的撑不下去了!”近日,湖南省新宁县丰田乡马椅村村民罗某某面对民政工作人员回访,眼眶泛红、满心感激。今年7月,罗某某因意外瘫痪,8月务工的大儿子又意外溺亡,接连变故让家庭陷入绝境。村级民生协理员通过网格化排查主动上门,协助整理材料、申请救助,很快将其整户纳入低保,为这个困境家庭送去“及时雨”。 这一高效救助案例,正是新宁县民政部门坚守兜底职责、推进精准救助的生动缩影。该县构建“县乡联动、多元排查”工作体系,在村(社区)层面建立“1名民生协理员+1名驻村干部+1名网格员+N名村(社区)干部”网格化主动发现机制,形成“走访发现、协助办理、精准核查、快速救助”闭环链条,确保困难群众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县级层面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与相关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定期比对筛查,打造“智能预警、快速核查、精准施救”智慧救助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已将558名符合条件人员纳入低保、84人纳入特困供养,有效杜绝“错保”“漏保”。 在坚守兜底底线的同时,新宁民政持续优化服务、传递真情。深化“帮代办”服务,搭建家庭收入精准计算模块,将低保审批时限从25个工作日压缩至20个,用“服务速度”兑现“民生温度”。回龙寺镇俄口村村民姜某某为一级精神残疾,父亲年老体弱,全家生计依赖妻子和大女儿,今年8月大女儿突患红斑狼疮,妻子不堪重负离婚,家庭雪上加霜。9月初,民生协理员排查发现后,通过“帮代办”全程协助其申请整户低保,9月底便完成审批,让家庭基本生活有了坚实保障。 今年以来,新宁县民政部门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以织密筑牢兜底保障网为核心,规范救助认定标准与办理流程,建立“重点群体+预警信息+信访线索”清单式筛查机制;激活大数据与“铁脚板”协同效能,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深度转变;持续下放审批权限、优化窗口服务,通过“村村响”广播、入户宣讲、院落会等形式让救助政策家喻户晓,用“不缺位”的担当和“有真情”的服务,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筑牢民生保障坚实防线。 |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
2 小时前